第10部分 (第1/3页)

��颍�抟焕�獾囟际艿街醒牒偷胤秸��淖鹬兀�」苷��皇被刮幢啬茏龅孟衩裰谄诖�哪茄�谩4�2003年的SARS疫情到2005年的禽流感疫情,从2004年规范官员“下海”到2005年整顿“官煤”,从2003年干部引咎辞职条例的出台到2006年《公务员法》的面世,再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中国政府这个层面的改革,还是给寄希望于未来的人们以信心。

经济领域:绿色化,*化,法治化,独立化,全球化

无需海外中国问题专家的特别指出,最近7年,每一个中国人都体悟到了中国经济的绿色化浪潮。绿色GDP的妇孺皆知,松花江污染事件的国际风波,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的引咎辞职,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环境问题谈判,所有这些被爆炒的新闻事件,不过是中国经济绿色化湖水中泛起的几朵涟漪。

虽然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我们的部分地方官员对环保环评有些举棋不定,但是,中国速度中的危机,全球化进程中的争吵,仍然里外夹击,共同夯实了中央经济决策层走绿色循环经济的决心。肇始于“铁本事件”的宏观调控还是要进行到底,无论宏观调控在地方遭遇怎样的反弹,改传统的单向直线式生产模式,为现代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告别资源消耗,走向质量为先,已是未来中国经济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最近7年,*化已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愈发突出的新动向。所谓经济*,是中国新左派人士创设出的一个新概念。尽管自由派人士毫不留情地批驳了这个“伪概念”,但在“人民需要新概念”的中国,一再被误读的经济*,还是倔强地存活下来,并被公众理解成:*原则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实验和适用。像当代欧洲曾经的经济实践那样,通过利益代表组织达致经济*,在中国或有难以估量的现实意义。

最近7年,我们看到经济*为民间经济组织参与市场经济维护市场公正,开辟了通道。和所有崛起于草根阶层的NGO一样,8岁的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是一家和政府没有任何姻亲关系的民间商会。他们不仅利用他们日益主流的政治身份为会员企业维权,还影响到事关全局的经济领域的公共政策,把民间经济人士参政议政的权限发挥到极至。他们独立于政府,却不时受政府委托,像“第二经贸委”似的,在商人和政府之间往复周旋。曾经,它们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个案,而今,已成往事的“私有财产入宪”,早已使类似组织在中国渐成常态。

作为最近20年成长起来的新的利益代表,私营企业主阶层早已是撬动经济*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他们是私有财产最为坚定的捍卫者,也是少数人眼中财富的掠夺者。国家机器要保护他们在旧城改造中赢取的利益,也要听取被“暴力拆迁”撵出家门者的控诉。当满足了前者“保护私有财产”的诉求时,后者在失去土地和房屋后要求得到合理补偿的声音,就必须得到国家的尊重。所以,私营企业主作为非传统的利益集团,在对抗国家谋取本集团利益的同时,也为自己套上了紧箍咒,不能在官商勾结中为所欲为,掠取大众的利益。未来,以“私有财产”和“合理补偿”为关键词的争端将越来越多,国家权力和大资本的行为边界,需要一个法治的市场经济来厘清。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可能的变化(3)

最近7年,独立化渐趋引领中国经济领域的方向。自2004年始,“自主创新”成中国经济视域的一个新名词。2005年秋天问世的“十一五”规划,赋予这个新名词以无尽的生命力,预示着中国经济战略方向,将从20年来秉承的“市场换技术”,转移到“自主创新立国”。2005年,“神州六号”第二次把中国宇航员带进人类共同拥有的太空,第一次让中国人领略到“自主创新”的可能及其价值。

虽说独立的自主创新战略,并不意味着中国要立马挥别“市场换技术”,但是,中国的官员和民众都意识到,自主品牌和自主开发的技术一定是我们未来争取的方向。入世以来,面对欧美国家坚固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以及反倾销、知识产权诉讼,中国的地方官员已经萌生没有自主品牌就只能拱手让出市场,缺乏自主技术就只能“人家吃肉我喝汤”的危机意识。虽此,无论是经济决策层,还是具体而微的经济体,都不会像头脑发昏的先人,重返闭关锁国独立研发原子弹的时代,正如中国领导人所解释的那样,自主创新不等于闭关锁国时代的自力更生。

不可逆转的全球化浪潮,一度让中国经济人感到些许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