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部分 (第1/4页)

现在,中亚地区正式被英、法等国承认的独立主权国家共有七个,其中,由中国完全控制的是浩罕共和国、布哈拉共和国,塔什干共和国原本也由中国完全控制,可是前不久已被政变推翻,目前,中国与英国仍在那个中亚小国进行着激烈的较量,趁着混乱局势,英国在中亚完全控制了三个小国,而希瓦共和国目前也是中英两国进行激烈较量的地方,不过最终控制住那个小国的却是俄国的革命力量。

当然,赵北完全相信,在利用过俄国布尔什维克之后,英国政府会在短时间里迅速将其抛弃,然后在希瓦扶持起亲英势力。

这个时候,英国和中国都在拼命的占据中亚优势,谁也不肯退让,而根据赵北得到的可靠情报,英国已经将一批从欧洲战场调集的军队调往印度,相信很快那些英国军队就将出现在波斯,然后出现在里海东部的沙漠边缘。

也正因此,赵北得知那位被政变推翻的希瓦素丹拉赫曼想来拜访中国总统先生之后,便立即同意在北京见他,并亲自赶到南苑空军基地迎接,这可以看作是拉拢和安抚,赵北很清楚,中国与英国在中亚的较量远未结束,那里的代理人战争还将继续打下去。

第945章 远东太平洋体系

在亲自将来自希瓦的客人送去西山之后,赵北匆匆返回统帅堂,此时已是下午五点钟,赵北赶回统帅堂后,先接见了几位外宾,期间副官来报,外务总长唐绍仪求见,于是,在送走外宾之后,赵北就在他的那间总统办公室里接见了唐绍仪。

这几天里,唐绍仪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是俄国那边的形势,一边是中亚那边的形势,现在中枢的手伸得太长,有些事情仅靠军事手段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必须使用外交手段,所谓“软硬兼施”,打一闷棍,再给一颗糖果,不怕对方不就范。

不过就范不就范,也不一定就是中国说了算,对付小国弱国,唐绍仪这个外务部当家人自己就可以搞定,但是如果对付的是强国,比如英国、法国,那么,唐绍仪就不能赤膊上阵了,还必须拉上中枢,拉上总统给他撑腰。

现在,唐绍仪就是来找总统撑腰的,只不过这一次,他对付的既不是英国也不是法国,而是澳大利亚,一个大英帝国的自治领。

“自治领”,听上去好象是英国治下的一个自治殖民地,在国防和外交事务上要接受英国政府的“监督”,但是实际上,由于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以及民族情绪的高涨,现在的澳大利亚几乎是一个主权国家,不仅内政自理,就连国防也基本上依靠自己,不过为了得到英国的海军庇护,以及那广阔的殖民市场,澳大利亚也积极参与欧洲战争,在欧洲西线战场以及中东、近东战场,澳大利亚军队与英国军队并肩作战,而且表现相当出色。

这样一个“自治领”,在英国政府眼里,是很有利用价值的,因此,欧战结束之后,英国决定进一步给予澳大利亚“自由行动权”,以牵制远东方向日益崛起的中国、日本势力。

也正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之下,澳大利亚终于在巴黎和会专门委员会上提起了一个关于新几内亚岛的提案,要求专门委员会进行讨论和表决,以决定在该岛的东北方向建立一个主权独立的土著人国家,而唐绍仪之所以急着拜会赵北,就是为了这个澳大利亚提案。

澳大利亚最早接管新几内亚岛东部地区的管辖权是在1902年,当时的澳大利亚已经被宣布为“自治领”,澳大利亚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要求取得管理大英帝国落后殖民地的权力,于是在1902年,英国政府正式将新几内亚岛上的英国属地交给了澳大利亚政府管理,并将之改称为“巴布亚”,澳大利亚政府随即任命了巴布亚总督,对当地实施殖民统治,虽然在名义上,那里仍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实际上,从那时起,管理当地的就是澳大利亚行政官员了,此事也标志着澳大利亚与英国之间从属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欧战爆发之后,澳大利亚对德宣战,成为协约国成员,并派遣军队登陆新几内亚岛南部地区,向北进攻德国殖民地,并与日本一同将那片德国属地瓜分,这之后,澳大利亚军队就一直在新几内亚岛上与日本军队对峙,而在南洋战争期间,澳大利亚政府也在暗中支持荷兰东印度殖民当局,但是最终无力回天,荷兰一败涂地,而澳大利亚也因为那些小动作与中国、日本之间产生了直接矛盾,其中与日本的矛盾是最主要的。

澳大利亚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新几内亚岛提案,其目的就在于迫使日本退出那片地区,削弱日本在当地的影响力。

面对欧洲势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