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1/4页)

显然。第一阶段地防御标准并不高。

如果按照西方国家地标准。第二阶段规划地目标才称得上是“国家战略防御”。

按照最初制定地计划。第二阶段除了将第一阶段地拦截弹道导弹地能力从1500千米提高到2500千米(主要就是针对印度地“烈火”系列弹道导弹)之外。还将在东北、西南两个方向上部署能够拦截射程超过5000千米地战略弹道导弹地陆基反导系统。2015年。总参谋部对规划内容做了调整。增加了空基与海基导弹拦截系统。

小小改动。使第二阶段战略防御规划发生了本质性地变化。

空基导弹拦截系统地性质类似于美国地ABL。即以机载高能激光器拦截处于助推上升段地弹道导弹。在国境外完成防御作战。海基导弹拦截系统最初仍然以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导弹为主。到2016年底改为以舰载高能激光器为主。

两种拦截系统的核心都是“高能激光器”。

看上去,这与美国地ABL确实非常相似。实际上,两者有本质区别。

ABL的核心是高能化学激光器,而共和国的GLZ的核心是高能电力激光器。

第四次印巴战争后,纪佑国亲自做出批示,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加快高能电力激光器地研制进度,力争在3年之内完成第一台样机。实际上仅仅用了1年的时间,负责该项目的西安某研究所就造出了第一台样机。

高能电力激光器的关键设备有三个,一是12级复合蓄电池,二是超高电流脉冲发生器,三是高精度光学透镜。

如果说“龙翔电池”是复合蓄电池中的精品,那么12级复合蓄电池就是凤毛麟角。

从2013年,复合蓄电池投产,到2016年底,12级复合蓄电池仅产出不到150千克!

为了加快高能电力激光器的研制进度,150千克12级复合蓄电池全部提供给了研究单位。

虽然在采用新工艺之后,12级复合蓄电池的产量提高了几倍,但是在物理实验中心没有找到更加有效的生产方法之前,12级复合蓄电池仍然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产品”。

相对而言,后面两项关键设备地研制工作就要简单得多了。

在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解决12复合蓄电池产量不够的办法,即在载机上配备大功率发电机,及时为复合蓄电池充电。这样的话,按照总参谋部提出的战术标准,即在一次充满电至少拦截5个目标地情况下,一架载机只需要120千克12级复合蓄电池。

2017年初,纪佑国差点批准项目进入到工程试验阶段。

结果,在1月初的三次仿实战测试中,配备了150千克12级复合蓄电池地高能电力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没能达到摧毁目标所需地10兆瓦!

总结原因后,工程师发现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有问题!

美国地ABL摧毁一个目标所需的化学燃料不止50千克,至少在150千克以上!

根据测试得出的数据,工程师最终算出,要想摧毁导弹类目标,高能电力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至少要达到30兆瓦。即便通过增加复合蓄电池的使用量,也至少得采用16级复合蓄电池。

当时,根本生产不出16级复合蓄电池。

物理实验中心在实验室内制造的最高级别的复合蓄电池只有14级!

暂停工程试验工作后,纪佑国在1月底下达新的指示,加快更高级别复合蓄电池的研发进度,争取尽快拿出16级复合蓄电池的样品,为投产做好准备。

科学研究由领导人的意志决定。

按照最乐观的估计,物理实验中心最快能在2017年底得到16级复合蓄电池,能在2019年底投入工业生产就非常不错了。

在此情况下,总参谋部让海基拦截系统回到了原来的研制方向上。

16级复合蓄电池造不出来,空基的没戏,海基地高能激光拦截系统照样没戏。

受到第二阶段研制进度的推迟,按照军事改革规划,从总参谋部手里接过“国家战略防御”计划的国防部调整了第三阶段的目标。

按照原计划,第三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以“天基拦截系统”为核心的全面战略防御系统。为此,在2015年底以军情局的名义发射了一颗代号“风云113”的“侦察卫星”。在这颗卫星上安装了一台小功率激光器,用来测试激光在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偏转与受到的干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