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部分 (第1/4页)

缺少装甲力量地问题也比较严重。

装突383旅只是装甲突击部队。主力是机械化步兵营。不是装甲营。全旅只有2个装甲营装备坦克112辆、只有装甲旅地一半左右。攻坚战肯定需要坦克,而且没有其他装甲兵器能够取代坦克。

战斗很快陷入胶着状态。裴承毅在11点左右命令装突383旅停止进攻。

伤亡并不大,主要是韩军火力太弱,往往能在战斗中瘫痪进攻的坦克与战车,却难以对坦克与战车上的人员构成威胁。利用空中突击旅提供的超低空支援突383旅每次都将受困的部队救了回来。

装备损失并不少,仅仅1个上午,就有30多辆坦克与40多辆步兵战车损毁。

装突383旅停止进攻的时候,装甲381旅从安东南下,将打扫战场的任务留给了装甲382旅。驻扎在荣州与盈德的炮兵旅也以最快的速度向南转移,争取在傍晚到达军威与安康。虽然这两处地点距离大邱分别为45千米与55千米,仍然在普通炮弹的射程之外,但是在增程炮弹的打击范围之内,为此裴承毅让刚刚组建的陆航旅全体出动,为炮兵旅运送增程炮弹。

大邱的战斗暂时告一段落,重点转向庆州。

2个“装甲军”对付22个步兵师,兵力相差悬殊,装甲与火力同样相差悬殊。

凌云霄与曲茂康通过战术通信系统商讨了战术,两人均不主张被动防御,而是与韩军打对攻战。问题是,肯定得留支部队守卫庆州,进攻的时候有主有次。一番争议下来,两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让空突171旅与空突172旅派部队守卫庆州,把韩军放到庆州附近,77军沿公路线包抄韩军,54军以主力部队围歼韩军。

6日天亮前,韩军的先头部队到达庆州西面。

也在这个时候,沿公路突击的快反771旅与快反772旅到达大邱东面的河阳。留下快反772旅之后,凌云霄率领2个快反旅迅速向南突击,攻占大邱东南的庆山。只要占领了庆山,正在攻打庆州的22个韩军师将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6日8点15分,77军攻占庆山。

到此,22个韩军步兵师被包围在庆山与庆州之间、面积约3000平方千米的地域内。南面与西南是东江最下游的支流密阳江的上游河谷、东南面是海拔1000余米的高献山、东面是空突旅低空突击部队驻守的庆州、东北是装甲541旅驻守的安康、北面是装甲542与装突543旅驻守的安康…河阳公路线、西北是快反772旅驻守的河阳、西面是快反771旅与快反773旅驻守的庆山。

2个军留下守卫防线的部队后,对韩军发起快速进攻。

战斗从10点30分开始,持续到6日傍晚。主要进攻力量是54军,不是77军,因为包围圈内是崎岖的丘陵地带,以轮式车辆为主的77军很难机动,反而是以履带式战车为主的54军能够快速突击。凌云霄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心甘情愿的替54军守卫防线。

战斗期间,韩军数次在密阳江上架设浮桥,希望渡过密阳江,逃出包围圈。依靠无人侦察机与KZ…19提供的战场信息,17军的2个空突旅轮番出动,用武装直升机压制聚集在河滩上的韩军,用低空突击部队在密阳江南岸建立防御据点。

大约14万韩军步兵仅坚持了不到9个小时。

不是韩军不想抵抗,而是没有抵抗的手段。面对连坦克炮都对付不了的DZ…21全电动主战坦克,手里只有步枪的韩军步兵要么投降,要么被坦克上的机枪打死、或者被坦克的履带碾成肉酱。

这轮战斗显示了共和国陆军战术的多样性。

让更擅长进攻的77军担任御任务,让更擅长防御的54军担任进攻任务,两者对调角色,既与实际情况有关,又与前线指挥官的素质有关。如果死搬硬套,让77军进攻、54军防御,结果肯定会迥然不同。

密阳江北岸战斗刚刚结束,攻打大邱的战斗开始了。

随着装甲381旅从北面发进攻(之前装突383旅从西面发动进攻),4个炮兵旅先后投入战斗,加上攻占庆山(距离大邱不到30千米)的77军摆出了攻打大邱的态势,守卫大邱的韩军很快就丧失了抵抗意志。

主力部队已经被消灭,继续抵抗有何意义?

战斗进行到7日凌晨,将打扫安东战场的任务交给42军的装甲382赶到战场。经过大约8个小时的休整,77军的2个快反旅对大邱发起进攻。

到此,大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