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部分 (第1/4页)

突击部队送上马岛。当然,解决方法不止一种。第二套解决方案是,采购24架垂直起降运输机,将一支精锐突击部队送上马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攻占斯坦利港机场,再用民航飞机运送其他作战部队。

作为军事顾问,只有建议权,所以杨少勇听从裴承毅的吩咐,没有替阿军做出选择。

毫无疑问,阿根廷陆军更加倾向于后者。

采购70架战术运输机显然不大现实,如果全部购买新货,暂且不考虑有没有军火公司能一次性提供这么多运输机,高昂的费用就超出了阿根廷的承受范围。以Y…14C为例,2035年时的对外销售单价为4。7亿,就算给阿根廷打个八折,购买70架需要263亿,加上配套设施,阿军至少需要投入400亿。就算阿根廷陆军愿意花400亿元帮助空军建立一支世界级的战术空运力量,阿根廷政府也不会批准这笔军火采购合同。当然,以战争为目的,不一定需要购买新货,完全可以购买二手货。同样以Y…14C为例,国际二手市场的价格大约为2。8亿,70架就是196亿、加上运输与营销,总共需要投入210亿左右。显然,这也超出了阿根廷的承受范围。除了购买,还可以租借。印度战争后,受军事改革影响,共和国空军大规模裁减战术运输机,除了将部分运输机买给友好国家之外,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军事资源,空军以委托租赁的方式,通过民营企业将200多架运输机投入国际航空租赁市场,其中就有上百架战术运输机。虽然军用运输机很难改为民航客机,甚至很难进入民用货运市场,但是在某些特殊领域,军用运输机仍然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比如国际粮农组织、红十字会、新月会等数家国际人道主义机构与组织就从共和国租借了数十架运输机,向缺乏基础设施的偏远落后地区运送粮食、药品等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如果阿根廷愿意,完全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战术运输机。问题是,只要阿根廷在国际市场上大肆租赁运输机,其战争意图与战术意图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了。此举引起的连锁反应,足以抵消70架运输机带来的好处,从而使其不得不设法获取更多的战术运输机。

相对而言,搞到24架垂直起降运输机就简单得多了。

因为除了即将被淘汰的倾斜旋转翼垂直起降运输机之外,采用超导磁推进技术的新式垂直起降运输机的价格都非常高昂,是战术运输机的数倍,所以采购24架垂直起降运输机的可行性并不高,对阿根廷来说,最佳选择还是租赁。当然,能够租到的肯定是相对落后的倾斜旋转翼垂直起降运输机。重要的是,因为共和国的CZ…25系列与美国的V…22系列垂直起降运输机正在全面淘汰,其中绝大部分并未达到寿限,所以国际租赁市场上至少有上千架保有量,只要小心形式,租赁24架不会引起重视。甚至可以说,这件事情根本不需要阿根廷军方插手,完全可以委托给华安公司这样的安保公司。

显然,阿根廷陆军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华安公司的“全面服务”。

突击马岛只是第一步,甚至可以说是最轻松的一步。对阿根廷来说,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第二步,也就是迎战英国远征舰队才最为关键。

胡荆安介绍相关情况的时候,把英再海军的作战力量分成了两个部分。

按照他的分析,受现实条件的约束,英国肯定会像50多年前那样,在阿根廷军队攻占了马岛、远征舰队无法立即出发的情况下,派潜艇南下,以划定禁航区的方式阻止阿根廷通过海运向马岛增兵。如果能够找到机会,干掉阿根廷海军的几艘大型水面战舰,就能重创阿根廷海军,打击阿根廷海军的士气与斗志,让阿根廷海军丧失出海作战的决心,为远征舰队夺取制海权打下基础。对阿根廷海军来说,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像50多年前那样,在遭到英国潜艇的迎头痛击之后做缩头乌龟,要么设法扭转局势。

显然,阿根廷海军不会选择前者。

要想扭转局势,阿根廷海军就得战胜南下的英国潜艇。对阿根廷海军来说,这也是走向胜利的第一步。万幸的是,现在的阿根廷海军不是50多年前的阿根廷海军,现在的潜艇也不是50多年前的潜艇。虽然英国海军的攻击潜艇非常先进,至少有6艘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但是与50多年前相比,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别的不说,英国海军的混合动力攻击潜艇除了无限续航力之外,在其他潜航性能上、特别是与战术行动息息相关的潜深、最大潜航速度等方面,并不比阿根廷海军最先进的电动攻击潜艇好多少。

更重要的是,在作战半径不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