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部分 (第1/4页)

鞫�蛏丝谧⑸淠�萄�澹�踔量梢宰远�⑸渎鸱鹊刃朔芗粒�镏�勘�肟�O涨�颉5比唬�魑����窒低常�匀挥斜N卤E�墓δ埽��铱梢酝ü�鎏砼涮咨璞福�弑复�硎勘�判刮锏哪芰Γㄖ饕�峁└�刂植慷樱�5比唬��肴蒙���窒低撤⒒幼饔茫�沟每刺自谧钔饷娴牡ケ�阑は低场�

自从美国陆军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为所有士兵提供了单兵防护装具之后,加强单兵防护能力成为了各个陆军强国的共同追求目标。南海战争之后,共和国陆军也开始为基层官兵配发防弹背心等筒单防护装具,并且在半岛战争爆发前全面落实。可以说,现代战争的伤亡率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十分之一,单兵防护装具全面普及功不可没。随着武器性能提升,士兵对防护装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在21世纪初还比较流行的凯夫拉防弹背心,到20年代末就连自卫武器的小口径枪弹都防不了。如果不是高强度合金在30年代开始普及,恐怕单兵防护装具将向“重型化”方向发展。问题是,即便到了40年代末,高强度合金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所以单兵防护装的成本占了单兵作战系统的30%,超过了战斗武器与单兵计算机,为最昂贵的子系统。如此一来,为了控制系统成本,其他方面就得能省就省,能减就减。

最倒霉的就是行走系统,也就是“外骨骼动力行走机构”。早在半岛战争前,共和国陆军就为特种部队与侦察部队配备了类似的设备,并且在攻打济州岛的时候派上了用场。问题是,“外骨骼系统”并没在军队中全面普及,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造价昂贵。中东战争前,共和国陆军为侦察部队紧急订购了一批“外骨骼系统”,单价高达2400万元,即便批量生产能够把价格降低大约60%,单价也在1000万元左右,即便装备10个战斗单位战斗旅的大约6万名官兵,也需要花费6000亿元。即便到了2049年,共和国陆军也不可能拿这么多钱来采购一种性能单一的装备。正是如此,虽然陆军明确要求未来单兵作战系统中必须拥有行走系统,但是没有明确要全额采购,而是根据需求采购。也就是说,行走系统将作为单兵作战系统的功能强化模块,只装备少数部队。削减行走系统不仅降低了系统成本,还使另外一个重要系统间接受益,这就是能源系统。

虽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电磁枪与电磁炮都不属于能量武器范畴,只是用洛伦兹力代替了化学反应,同样得依靠宏观尺度上的弹丸、以及弹丸所具备的动能来摧毁目标,但是电磁武器是完全依靠电能,所以被认为是能量武器的一种。正是如此,单兵作战系统中,能源系统最为关键。最初的时候,理论计算表明16级复合蓄电池就够了。实际上,受螺旋加速器影响,至少需要20级复合蓄电池。因为20级复合蓄电池的量产工作最快也只能在2050年之后开始,所以陆军才将单兵作战系统的装备时间推迟到了2050年之后。问题是,即便能够量产,20级复合蓄电池的价格都将异常昂贵。在北方重工的报价单中,第一批供实验的单兵作战系统中,含2千克20级复合蓄电池的能源系统的单价高达50万元,占整套系统成本的26%,仅次于防护系统。由此可见,如果不是削减了行走系统,单兵作战行动的总成本将超过陆军规定的200万上限。事实上,正是没有了行走系统,能源系统里的复合蓄电池用量才由最初的1。5千克提高到了2千克。

不得不承认,没有行走系统,让“影子战士”不再那么完美。

虽然在实战应用中,几乎没有任何一名士兵喜欢笨重的行走系统。用一些在战场上使用过行走系统的士兵的话来说,与其靠两各金属腿,还不如乘坐有4个轮子的越野车。这正好反映出了行走系统的尴尬处境。

在战术行动中,行走系统因为过于笨重,很难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士兵在作战的时候,都会放下行走系统。而在长途行军中,行走系统的效能比不上任何一种军用车辆,甚至不如民用车辆。也就是说,只有在执行需要负重、而且前往车辆到达不了的地方,甚至连垂直起降运输机都到不了的地方,才有必要动用行走系统。因为这样的作战环境非常少,所以行走系统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有人会认为,为行走系统装上装甲,就能提高单兵防护。

这确实是提高单兵防护的有效办法,只是在需要抵抗更高威胁的时候,任何装了装甲的行走系统的作战效能肯定比不上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

行走系统也不是没有发展前景,只要能够解决机件小型化问题,将行走系统与单兵防护系统整合,就能使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