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部分 (第1/4页)

从地质构造上讲,马里亚纳群岛中,包括关岛在内的几座大型岛屿都是火山乌。也就是说,关岛实际上是一座火山口,而其西南的兰兰山就是全岛最高点。万幸的是,关岛下面的火山早在几万年前就停止喷发了,岩浆早已冷却,成为了坚硬的花岗岩,而且形成了熔岩区。正是如此,美军才决定在西南的马乌塔克修建潜艇洞库。最初的时候,美国海军打算在这里秘密部署1到2艘战略潜艇,以加强对共和国的战略威胁。随着关岛上的军事基地越来越多,考虑到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太大,让战略潜艇进驻关岛,只能使关岛上的其他军事基地受到更大的威胁,所以美国海军退而求其次,将这座潜艇洞库打造成了西太平洋上最大的潜艇基地,而且全都用来支持攻击潜艇。按照外界猜测,马乌塔克至少能够为12艘攻击潜艇服务,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够支持20艘以上的攻击潜艇作战。当然,要想达到这个能力,工程量肯定非常惊人。从美军在关岛上的造陆量可以大致估算出,马乌塔克的工程开挖量应该在5亿到10亿方之间,工期很有可能在10年以上,总投入不会低于500亿美元,绝对是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耗资最大的军事基地。

也有人认为,马乌塔克的工程量没有这么大,因为美军肯定会参考日本战争期间,日军在冲绳岛上的防御作战,在关岛上修建完善的地下坑道体系。即便不考虑建设庞大的地下军事基地网络,仅以地下坑道将关岛上的所有基地联系起来,工程量也在5亿方以上,所以马乌塔克的工程量肯定在5亿方以下。

不管怎么说,这座潜艇洞库肯定非常庞大,而且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独立运行。

肯定有人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关岛与其他岛屿上,均没有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即为军事基地提供电能的发电站。实际上,关岛上一直就有一座电站,而且还在2020年之前搞了潮汐发电试验。问题是,如此众多的军事基地,对电能的需求肯定非常惊人。如果算上部署在各基地的防御系统,对电能的需求就更加惊人了。同样得承认,发电站肯定会成为敌人的首要打击目标,因此可以大致断定,美军在岛上部署了不少的移动式供电系统或者小型供电系统。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关岛的容纳能力,即岛上的驻军数量。

根据美国联邦政府在2057年中期公布的国防蓝皮书,战争爆发前,关岛上的美军人数不会超过3万,其中海军官兵12000余人、空军官兵8000余人、陆战队官兵5000余人,另外还有的4000多名非战斗人员(其中不少是穿军装的情报人员)。战争爆发后,美军至少组织了2次大规模空运,向岛上增派了2个旅的陆战队官兵(这2个旅的装备全都存放在乌皮陆战队基地里面)。

参战后,美军按照应急机制,向岛上增派了2个陆战师,而且这2个师的兵力与主战装备均在3月底之前到达。美国海军也在此之前向关岛增派了数艘攻击潜艇,以及数十架远程海上巡逻机(全都部署在提尼安岛的海军航空站),美国空军则按照计划,向岛上增派了1个联队的战术战斗机(72架重型制空战斗机)。因为关岛基地群基本上与美国陆军没有关系,所以美国陆军没有向关岛增兵。保守估计,到4月初的时候,部署在关岛上的美军人数已经超过9万,其中包括6万陆战队官兵,以关岛为基地的作战飞机超过300架,其中包括近200架重型战斗机。

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在短短几个月内,美军就把关岛变成了军事要塞。

更重要的是,按照军情局的估计,马里亚纳群岛军事基地群的实际容纳能力肯定在20万以上,仅关岛就能容纳9万美军(包括3个陆战师的6万多名官兵)。也就是说,只要美军愿意,还可以向马里亚纳群岛增兵,增强关岛北面的其他主要岛屿,比如塞班岛与提尼安岛的防御,使整个马里亚纳群乌变成铜墙铁壁。如此一来,共和国军队要攻打的就不仅仅是关乌,而是整个马里亚纳群岛。别的不说,美军陆战队拥有射程达到数百千米的电磁炮,因此塞班岛上的陆战队炮兵就能打击关岛上的军事目标,如果共和国军队不控制塞班岛,那么占领关岛就没有任何军事价值。

事实上,马尔代夫海战之后,美军就在增强罗塔岛、提尼安岛与塞班岛的防御。

保守估计,到4月底,美军至少会在罗塔岛、提尼安岛与塞班岛上部署至少2个陆战师的兵力(其中1个陆战师直接从关岛调遣),使整个马里亚纳群岛的地面部队增加到4个陆战师。更重要的是,在过去40多年间,美军在关乌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