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 (第1/4页)

不,上万条毒蛇,一旦冲过来,那后果还用想吗?

右贤王知道,他犯了大错,汉军有了对付他们的利器。有长矛在手,汉军完全可以在砍杀前给他们制造足够大的混乱。只要混乱一起,汉军趁势砍杀,必占上风。

不得不说,右贤王的看法很正确,不愧是匈奴的第三号人物,深通兵道。

可是,他明白了又如何?他不明白,心里还好受些,明白了,反倒让心里很不爽。

他只有眼睁睁的看着汉军冲过来,手中的长矛或戟,对着匈奴狠捅的份。

这可是折磨,还有比眼睁睁的看着汉军屠杀匈奴更让他难受的吗?

在他的印象中,汉军胆小,战力不行,是匈奴的活靶子,射箭也好,弯刀砍杀也罢,随你的意,爱怎么杀就怎么杀。什么时间,匈奴成了汉军的活靶子?

“啊!”

“昆仑神!”

惨叫声,祈求声响成一片,匈奴好象堆好的稻草给推倒似的,齐刷刷的栽了一地。

死去的,嘴里冒着血泡,眼睛瞪得老大,不住抽搐。

没有死的,惨叫不断,不住滚动,带得身上的矛或戟不住晃动。

瞧在右贤王眼里,那不是利器,不是矛,不是戟,那是毒蛇在欢快的甩着尾巴,仿佛在说“瞧,我品尝了匈奴的鲜血,多甘美!”

在这一刻,右贤王真想挖掉自己的眼珠,眼不见为净!

“汉军威武!”

冲天的战号中,一把把汉剑在夕阳下发出耀眼的红光,好象魔鬼的红舌似的,不停的在匈奴身上舔动。

每一次舔动,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红花!

汉军的砍杀勇猛异常,匈奴虽有血誓激发斗志,仍是抵挡不住,好象稻田里的麦子在给农夫收割一般。

如今的汉军有三个优势:一是汉军有数千建章军。建章军不仅箭术了得,砍杀也是厉害无比,远非右贤王的军队所能比。

二是汉军利用长武器打乱了匈奴的阵势,制造了混乱,抓住这机会砍杀,要不占上风,都不行。

三是汉军背向夕阳,而匈奴面向夕阳,眼睛受到刺激,这战力很难发挥得出来。汉剑的每一次挥动,匈奴看在眼里,好象镜子在面前发光似的,只见光芒,不见剑身。疼痛的时候,他们方才知道汉剑砍在什么地方。

利用夕阳刺激匈奴的眼睛,限制其战力的发挥,这是周阳设下的计谋。在树林歇息时,公孙贺问的就是这事,周阳没有回答,他想了半天才想到,把周阳狠夸一通。

周阳之所以把进攻的时间选在黄昏时分,是因为这时候的匈奴最为松懈,是进攻的最佳良机。

黄昏时分,夕阳西垂,阳光会刺眼,绝对不能面向东方。周阳决定从西方冲来,正好西北有一块树林,不在那里隐藏,还能在什么地方呢?

要是再加上一条优势的话,汉军是堂堂之阵,而匈奴是临时收拢的败兵,他们队列散乱,以整打乱,这后果很明显。

在如此之多的优势下,汉军尽情发挥,而匈奴毫无还手之力。

此时此刻的匈奴,就象受伤的兔子似的,只有任由汉军收割他们的生命。

“把鲜血献给伟大的冒顿单于!”

给血誓激发的匈奴,一往无前,疯狂的砍杀起来,没有一个人逃跑。

可是,战场上,决定胜负的是靠实力,并不是士气,虽然士气很重要。如今的匈奴,实力比起汉军差得太远了,他们不逃就是送死,汉军毫不客气的砍杀,一个又一个匈奴栽倒在地上。

汉军憋了一个多月,早就手痒痒了,越杀越狠,而匈奴却是越杀越少。到夕阳最后一点脸儿不见了的时候,匈奴终于可以看清了:上万匈奴,剩下的不到一千人。

右贤王望着满地的尸体,心中那个震惊,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就在太阳落下去这会儿,汉军就杀了七八千匈奴,这是何等的战力?就是匈奴也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杀死这么多的汉军。

再打下去,他会全军覆没。右贤王再也顾不得其他了,只得一拍马背,落荒而逃。

他一逃,匈奴没了主心骨,斗志全无,血誓早给他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拨转马头,步了右贤王的后尘。

这是痛打落水狗的良机,周阳哪会错过,一挥汉剑,大吼一声:“汉军威武!”

一拍马背,直朝营地扑去。

“汉军威武!”

汉军高喊着战号,漫山遍野的朝着营地扑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