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1/4页)

“公孙贺,你立即率领建章军和骑兵,赶去长城下布阵,准备迎击溃散的匈奴!”周阳大声下令。

进入匈奴营地厮杀,不便骑兵驰骋,建章军和骑兵的威力发挥不出来,不如把他们派到野外去拦截败逃的匈奴。

“诺!”公孙贺很是赞成这一号令,领命而去。

周阳一拍马背,战马长嘶一声,冲进了匈奴营地。

此时的匈奴营地,火光冲天,到处是喊杀声,到处是匈奴的惨叫声,到处是战马的悲鸣声……已经不能叫营地,应该叫糨糊了。

军臣单于仿效汉军营地,要求匈奴帐幕横成行。竖成列,匈奴做来虽然不如汉军严整,却也似模似样。这为匈奴提供了便利,便于匈奴驰马逃跑。若是象以往那般,东一座,西一座,骑兵根本就没法跑得起来,在汉军的追击下,伤亡肯定会更高。

饶是有这等便利,兵败如山倒,匈奴仍是伤亡很高。

军臣单于虽然留出了便利的通道。可是,毕竟有限,不利于纵马驰骋。周阳当日练戟阵,都是把帐幕拆了,练完了,要睡觉,再支起来。

对于汉军来说,进了匈奴营地,那是如鱼得水,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谁叫他们是步兵?步兵灵活,便于复杂条件下的冲杀。

一队队汉军组成一个个小型戟阵,在匈奴营地里横冲直撞,肆意厮杀,匈奴哪里招架得住,唯有逃命的份。

周阳一剑砍翻一个匈奴,挥着汉剑,厮杀起来。

……

军臣单于骑着追风宝驹,朝王帐驰去。远远望见王帐,长驱而入,进入王帐,只见王帐中一片漆黑,一点灯光也没有。

要是在以往,他的王帐灯火通明,照耀如同白昼,心里没来由的咯噔一下。飞身下马,取出火刀火石,把火把点燃,只见王帐中陈设依旧。

黄金打造的单于王座,还是那般威武,让人一见而生仰慕之意。王座上的金鹰,振翅腾空,似欲飞去。

军臣单于看在眼里,恨不得长出一对翅膀,立即飞回草原。

“来人,来人!”军臣单于大声吆喝起来。

几个亲卫近来,施礼道:“见过大单于!”

“你们。把王座带走。”军臣单于抚着王座,神色肃然。

“大单于,这……”亲卫结巴不语。

王座纯金打造,沉重异常,要想带走,谈何容易。这是兵败之际,汉军马上就要杀来,带上如此沉重之物,能逃得掉吗?

“还不动手?”军臣单于厉喝一声。

亲卫万分不情愿,只得上前抬起王座,朝外行去。王座太重,他们脚步沉重,每一步下去,会发出沉重的脚步声。

军臣单于听在耳里,仿佛那不是踩在地上,是踩在他的心坎上。

这王座不知道传承了多少年,不知道有多少单于用过这王座。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头曼单于、冒顿单于、老上单于他们都坐过。

军臣单于带着王座南来,是要把王座带到未央宫,放在景帝御座的位置上,那该多好!可如今,兵败之下,不得不把王座再带回去。

若是不带回去,这可是匈奴历代单于相传之物,一旦失去,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了。他明知带走王座的困难不小,不得不为。

紧紧手中的黄金权杖,军臣单于大步出了王帐。抬头一瞧,帐顶一团黑乎乎的物事,正是王帐的装饰,金鹰。

这只金鹰是王帐的标志,也得带走。军臣单于朝一名亲卫一指:“你,去把金鹰拿下来。”

此时应该逃命,这名亲卫万分不愿,仍是不得不领命,爬上帐幕,去拆金鹰。

“得得!”

一阵凌乱的蹄声响起,侯产儿带着一队人疾驰而来。

侯产儿一拉马缰,喘着粗气道:“大单于,赶紧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军臣单于对他的忠心甚是赞赏:“侯产儿,你忠勇,本单于很感动。可是,这是单于的信物,不能落在汉人手里,一定要带走。”

“大单于,汉人有句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大单于回到大漠,大匈奴就有希望!”侯产儿苦劝起来。

王座金鹰,是单于的信物,是军臣单于的命根子。要军臣单于放弃,比杀了他还要难受,哪里舍得:“不行,一定要带走!”

“汉军威武!”

冲天的战号响起,火光下,只见一队汉军正朝王帐冲来。

王帐太显眼,汉军要找王帐是很简单的事情。来的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