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部分 (第1/4页)

他当然不知道周阳是现代人,真要比工算之道,不会比墨家弟子差,尤其是在理论上,更非墨家弟子所能敌。

“比什么比?大帅和你们说笑的,你们竟然当真?”晁错脸一沉,喝斥起来。

他是墨家的门主。他的话极有份量,墨家弟子虽是不服气,却不敢说话了。晁错冲周阳道:“大帅,他们多有冒犯之处,还请大帅见谅。”

他这是在给周阳台阶下,按照他的想法,周阳应该顺坡下驴。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周阳不仅没有顺坡下驴,反高声调更高:“先生错矣!在下不是说笑,而是真心话!久闻墨家善工算之道,我一直想与你们一见高低!”

“哎!”晁错一番好心,却没有收到意想中的效果,只得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姐夫,你可有成算?他们可是墨家弟子!”刘彻在周阳耳边,小声提醒一句。

他也是一番好心,与墨家弟子比工算,天下间,就没有人能讨得了好。

周阳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极是自信,刘彻不再说话。

“谁先来?”周阳打量着眼里都快喷出火来的墨家弟子,大声问道。

“你远来是客,我们不能慢怠,还是你先!”尽管墨家弟子很是气愤,仍是保持了待客之道,没有叫嚷,更没有谩骂。

“好!那我就献丑了!”周阳捋捋袖子,爽快的应承。

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只有比试了,晁错为周阳提心吊胆。

“先生放心,姐夫有成算。”刘彻小声在晁错耳边道。

晁错了解周阳,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不会做。可是,能在工算之道上胜过墨家弟子的人还没有,晁错哪能不担心的。

周阳叫人弄来几块木板,拼在一起,再叫人弄来木炭,这就是周阳的道具了。

把周样的举动看在眼里,墨家弟子极是惊奇,眼睛瞪得滚圆。周阳这举动实在是太新奇了,就是墨子讲经,也未有过如此举动。

“你们中,很多人是了不得的算师,我现在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算师。”周阳抓住木炭,走到木板前,手中的木炭在木板上画起来。

墨家弟子脖子伸得老长,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周阳的手,生怕错过一个小细节似的。

在墨家弟子的注视中,只见周阳手中的木炭三画两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便出现在木板上。

“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这是三角形!”周阳指着三角形给墨家弟子解释,道:“三角形有一个很大的特征,那就是很稳定。九鼎,为何是三足的呢?那是因为,三足成一个三角形,非常稳定。”

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众所周知的,墨家弟子不以为奇,冷笑道:“我们早就知晓了,不需要你说。”言来颇是不屑。

“很好!”周阳中手一挥,道:“你们知道便好,那就来说点你们不知晓的。这是三,这是四,这是五……”周阳不住在三角形的边上标住数字。

“这是商高之说,有何好奇怪的?”墨家弟子讥嘲声响成一片。

周阳画的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就是勾三股四弦五。早在商末周初,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这一原理,最有名的便是周公问商高。故而,墨家弟子又称为商高之说。

从商高到眼下,勾股定理已经问世七八百年了,墨家弟子烂熟于胸,嘲笑声响成一片。

嘲笑声轰鸣,周阳却是不动声色,冷冷的打量着墨家弟子,直到他们停下笑声,这才道:“你们有谁知道,为何如此?”就是要墨家弟子来证明。

“本来就如此!”商高虽然发现了勾股定理,却是没能证明。在中国真正证明勾股定理的。是在三国时期,还要过数百年去了。在当时,勾股定理是作为“公理”用的,不需要证明的,墨家弟子哪里能证明。

他们认为,周阳这是多此一举,言来极是轻蔑。

周阳微微一笑道:“你们不知晓原委,我可以证明给你们看。”

“吹牛!”勾股定理问世之后,并非没人去证明,而是有不计其数的才智之士耗费心力,却是无法证明,周阳若真要证出来,足以引起轰动。

可是,周阳是将军,打仗打出来的名将,不是靠算学成名的,要墨家弟子相信周阳能证明,不是一般的难,是很难,其难度不比相信太阳从西边出来容易。

“看好了!”事实胜于雄辩,多说无益,只要证出来了,一切不言自明,周阳手中的木炭开始画动,一条条线条出现。

画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