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部分 (第1/4页)

云峥拍拍石中信的肩膀苦笑一声,从怀里掏出早晨刚刚写好的告罪折子放在石中信手里道:“包拯死了,小弟就算是有万般理由也没有办法申诉了,劳烦兄长帮我将奏折递上去。小弟这就回老家务农去。

兄长如果有暇路过豆沙寨。小弟一定扫榻以待。”

被人家死谏了。还是被包拯这样的重臣死谏了,皇帝即便再宠信云峥也只能将他放逐,云峥知道这个道理。石中信也知道这个道理,这个时候自己上书求去,至少还能落个完整的颜面。

军帐里非常的安静,云峥捧着一本书在看,葛秋烟趴在窗口看外面的人给包拯安排丧事,老礼官宋绶的帽子上挂了一条白布,正在大声的诵念祭文……

“辽皇亲自来吊孝了……”葛秋烟小声的对正在看书的丈夫说道。

“应该的,这样的哀荣包拯还承受得起。”

“您不恨他?京西军中如今急怒如狂,都说是包拯陷害了您!”

“这个朝堂上根本就不存在谁陷害谁,只是因为需要罢了,水泊梁山的屯田计划,如果不考虑我个人的因素在里面,那里确实是一个大害,距离东京太近了,太祖就曾经说过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文官们的身边睡着一只猛虎,庞籍,韩琦他们如何能够睡的安稳,说不定陛下自己也睡的不安稳。

以前之所以没有出事是因为我们一向遵规守矩,但是这一次不同了,我前段时间被唐县惨案激的心神失守,有意无意中已经暴露了我对朝廷的极大不满,韩琦这些人在我的军功面前无话可说,包拯也找不到我的纰漏所在,他们对我是束手无策的。

我其实已经做好了回豆沙寨的准备,三两年之内不打算回东京了,老包只要把自己的担忧告诉我,我就会顺水推舟的离开东京,没想到这个老倌竟然如此的刚烈,宁愿用自己的性命来达到目的,也不愿意向我说一句软话。

秋烟,我们已经活的神憎鬼厌了,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葛秋烟落泪道:“夫君这些年出生入死的征战四方,到头来却落得这样的一个下场……”

苏轼走了进来哽咽着道:“先生,陛下准了您的奏折……罢了您枢密副使,代州留守,京西军大将军职位,降文渊阁学士……即日离开大营,不得迁延。”

云峥点点头道:“预料之中的事情何须悲伤,收拾行李我们即刻离开,通知梁辑,彭九,憨牛,猴子,带上我们的家将马上离开军营,只要我们走了之后,京西军的怨愤自然会慢慢地平息。

这时候我们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就不会错,离开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符合所有人愿望的一种做法。”

“笑林……”

“不要通知他,他出身孩儿军,皇帝还要依靠他来守卫自己的安全,不要让他难做!”

云峥斩钉截铁的吩咐道。

苏轼流着眼泪去做自己的事情,云峥透过窗户摇头笑了一下,然后就准备出去。

葛秋烟猛地抱住云峥道:“您不要去自取其辱,皇帝连见你的勇气都没有,您何必再去让别人看笑话!”

云峥反手抱住葛秋烟拿手擦掉她脸上的眼泪笑道:“丑的没样子了,谁有工夫去见皇帝,我打算去祭拜一下老包。多年的朋友了,临别的时候不去看看他就太失礼了。”

说完话就在葛秋烟的脸上捏捏又道:“打扮漂亮一点,我们进东京的时候是昂着头进去的,回老家的时候就该挺着胸膛回去,这些年我们没有干亏心的事情,没有对不起谁。”

看着大步流星的丈夫葛秋烟抽抽鼻子,就开始收拾军帐里的物件。

韩琦见云峥腰里拴着一条白布走了过来瞳孔不由得一缩,瞅了一眼文彦博点点头,就重新变成了庙里的佛像,而文彦博已经匆匆的离去了。灵棚后面不时地传来甲胄的碰撞声……

路过宋绶的时候云峥拱手道:“文信侯云峥前来祭拜。请老大人代为通报灵声!”

宋绶叹一口气大声喝道:“文信侯云峥祭拜……”

云峥目不斜视,拱着手进了灵棚,洗手之后点了三炷香插在香炉里,看着老包的灵牌道:“你安心的上路吧。我也要走了。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没有带兵造反,没有落草为寇,没有什么不甘心……

你老倌做的绝啊!我自认还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宋臣民。怎么到你这里就多了如许多的担忧?

你逼迫我算不得什么事情,可是你让立下战功的京西军何去何从?将士们的心只能往热里捂,不能往凉里放,热血才能杀敌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