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部分 (第1/4页)

国相如果率兵劳师远征,下场和云峥主动进攻西夏差不多,云峥只要拖住西夏军队,打几场消耗惊人的阵地战之后,没藏讹庞上次的失败就会重演。

其实李清并不赞成国相非要和大宋拼个你死我活的想法,他认为西夏的主力应该继续西进,既然已经到了河中,不妨向更远的地方推进,不论是咸海边上的花拉子模,还是正西边的塞尔柱,论起富饶虽然比不得大宋,但是无论疆域,还是人群,亦或是土地的丰饶程度,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花拉子模人虽然正在接受塞尔柱人的统治,但是塞尔柱人的统治并不成功,肥硕的总督只知道从花拉子模人身上获得巨量的财富,而从不去想怎么回馈一下那里的臣民,所以花拉子模人从未停止过想要独立的要求。

西夏国的两次西征,当军队的足迹到达河中的时候,已经有花拉子模的富商前来西夏军营商谈借兵驱逐塞尔柱人的可能性。

在李清看来,这样的机会简直就是千年难遇,有人邀请自己去花拉子模,简直就是在邀请恶狼入羊圈,只要大军占领了花拉子模,随便扶持一个傀儡皇帝,而后把持军政大权,想要花拉子模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度难道还不由我们自己说了算吗?

如果可能,将国度迁徙到河中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一来,一个纵横上万里的大国就会横空出世。

与其将有限的兵力安排在南边和精锐的宋军白白的消耗掉,不如派到西边,勇猛的西夏猛士,定然能给西夏国的子孙后世奠定一个大大的王朝。

宋国虽然富饶,却有一个坚硬的外壳,想要打破这个外壳,西夏国想要不付出庞大的代价几乎不可能。

宋人世代以耕种为生,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西夏人孑然不同,汉人出身的李清非常明白宋人口中的那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们没有任何的可能会安心的臣服在西夏人的脚下,宋人理学的教化已经深入人心,他们会融合西夏人,根本就不可能被西夏人同化掉。

而西边的那些国家不同,他们比西夏国更加的野蛮,也更加的落后,相比于塞尔柱人和花拉子模人而言,西夏就是西夏人眼中的大宋,同样的道理,他们只会被西夏人同化,而不会同化西夏人。

想起临别时没藏讹庞意味深长的嘱托,李清只好再一次长叹一声,他实在是想不通,事情已经到了现在,国相为什么还在想着如何经略大宋,而不是赶紧去辽国抢劫一把,然后率领族人西征,如果西征成功,即便是放弃银夏故地,也是值得的。

上一次是经略秦州,结果失败的场景如今还是李清不可缺少的噩梦元素,此次经略黄河,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难道云峥会从兰州乘舟而下去攻击银夏?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黄河丰水期水流湍急根本就不适合行舟,枯水期水量锐减又会形成密布的险滩,这条河流上唯一适合行舟的地段都在西夏境内,白马强镇军司干的就是这个活计啊。

李清喃喃自语道:“国相啊,为何要我带着五百人来到这个根本就不适合我们居留的城市啊?不出三天,宋国就会有剧烈的反应,到时候我到底是该继续停留在兰州,还是灰头土脸的回去?”(未完待续……)

PS:第一章

第五十五章身不由己

庞籍背着手站在自家书房的门廊下等待云峥的到来,兰州知府的八百里加急已经呈送在他的案头了,骇胡儿没有任何隐藏的进入了兰州,这件事兰州知府如果什么都不知道才是怪事情。

就在自己接到八百里加急的时候,云峥的拜帖也已经到了,两者几乎是同时到达,对于其中缘由庞籍不想去深究,只想知道云峥目前对西夏的态势是怎么看的。

云峥今天穿的很利索,身上的青衣换成了箭服,脚上的皂靴也换成了薄底的快靴,行走间生风,谈笑时似有金戈之声。

“这么说,云侯终于准备出行了?”庞籍见云峥已经做好了出行的准备非常欣慰,放下手里的茶杯又道。

“征北大将军的事情弄不成,我大宋根本就没有这个职衔,既然是我大宋开国至今最重要的一仗,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按着规矩来,既然大宋的国策是以文驭武,那么,你出征的时候只能是京西军节度使,枢密院副使,没有征北大将军的称号。

一个征北大将军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想来云侯也不会多想,既然你已经做好了准备,九月初五,老夫就代替陛下拜将出征如何?”

云峥笑着摇头道:“现在还不是出征的好时候!”

庞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