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部分 (第1/4页)

当初云峥就说一句冬天才是进军西京的最好时间,李常就立刻上了心

只有在那个时候,土地才会被冻硬,沼泽才会消失,宋军的大量马车才好奔驰在平坦的草原上,那个时节草木枯萎,辽人想要影藏都找不到多少合适的地方,冬日里的牧场就那么几处,云峥不相信辽国人胆敢放弃那些牧场,去别的地方过冬,如果那样做的话,根本就不用大宋军队去征伐,第二年他们就会全部被饿死。

李常是一个严谨的学着,本着严谨的治学精神,一样样的去证实云峥所说的那些冬日进攻草原的优势,经过一年多的证实之后,他给云峥的建议贴上了可行的标签。并且写了一封长长的奏折去了朝廷加以说明。

也不知道哪个王八蛋在看到奏折之后说了一句北人耐寒,宋军不耐寒冬日作战不利大宋,这样的屁话,李常知道之后,为了证明这句话的真实性,就让少年军捉来了几十个辽人骑兵,又从太原府弄来了几十个罪大恶极的死囚,然后他就在雁门关开始了他令人发指的伤冻试验。

他的做法简单粗暴至极,先开始是一对一,就是一个胡人,一个死囚,绑在木头桩子上挨冻,然后看谁坚持的久一些,结果,第一个先冻死的是死囚,得到这个数据之后,他就开始大规模的检验,于是十个胡人,十个死囚一起被绑到柱子上,这一次的结果让他很吃惊,活下来的人中间,宋人居多!

然后又是一场大规模的检验,这样的检验进行了四组,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很是出人预料之外,宋人和胡人在耐寒方面打成了平手。

当李常把自己的这个数据告知朝廷,并且给那个多嘴的王八蛋专门去了信函说明此事之后,李常的名声就毁了,人屠的名声不胫而走,那个多嘴的家伙从此见到李常正眼都不敢看一下。

那段时间,不要说别人害怕李常,云峥自己都害怕,他见过的死尸多了,从来都没有看到一个文质彬彬的文士在一个滴水成冰的早上,挨个检查绑在柱子上的死尸,那些死尸已经完全变成了青色,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怎么看怎么诡异。(冻死的人是笑脸)

但是李常却一点都不嫌弃,拿羽毛试过这些硬邦邦的尸体确实没了呼吸之后,才开始询问自己的亲兵,这些人都是在昨晚什么时候冻死的。

他看尸体如同看庄稼一样的行为,让他在军中的声望猛然间提升了好多。

从此之后,云峥就不再认同文士的心比较软这句话了。

能在雁门关外看到李常,云峥多少有些意外,这家伙是唐州的知府,来到雁门关,纯属违规,越境拜访这是大宋律法所不能容忍的事情。(未完待续……)

PS:第一章

第十六章有机会杀人就莫要错过

一袭文士青衣,一顶软帽,颌下三绺长须飘飘,一个人带着两个老仆挑着酒菜,站在泥泞的大路边上微微躬身,虽不言语,两眼已经有泪光闪烁。

古道边,大军旁,寒霜天遇到这样的故人,谁能不欣喜若狂?

“李兄何必站在冰天雪地里,让小弟看的心痛!”

“贤弟将要北征,此去山高路长险阻重重,愚兄一介朽儒手无缚鸡之力,无法襄助贤弟为国经略版图,唯有备薄酒一杯为贤弟壮行。”

“此去乃是为了天子事,小弟何敢言什么辛劳,倒是兄长不远千里而来,一路辛苦了。”

“贤弟出关杀贼豪气干云,愚兄略备薄酒一杯请贤弟饮胜,莫道北出雁门无故人,愚兄在唐县等待贤弟大胜而归!”

原本守在云峥身边打算进言的陈琳瞅了一眼惺惺相惜的两个人,知道今日说话不方便,就打马向前,追逐远去的中军。

而王安石更是看不惯李常这副令人作呕的做派,哼了一声之后也就随着陈琳向前狂奔,马蹄子甩起来的烂泥溅了李常一身。

“他一介罪官,哪来的底气这样做?”

那两个碍眼的人物走了之后,李常顿时跳着脚开始咒骂王安石,陈琳为人一向阴森,他一介罪官还不敢骂,但是这时候咒骂和他一样的罪官王安石他实在是没有半点的心理负担。

云峥笑道:“李兄今日演的哪一出?实在是无理啊!”

没了外人,李常立刻就拖着云峥坐到老仆备好的软凳上,压低了声音道:“太行山的那群人胃口不小,要求很高!”

云峥皱眉道:“事情过后能不砍掉他们的脑袋已经是网开一面了,他们竟然敢提出别的要求?”

李常郁闷的叹口气道:“那是你统御他们的时候,有你在。他们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