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部分 (第1/4页)

邹同的话音刚落,五凤楼上的钟鼓齐鸣,宦官尖厉的嗓音唱名之声就已经传了进来——“枢密使韩琦觐见!”

庞籍吃惊的瞅了一眼皇帝,五凤楼钟鼓平日里只是用来报时之用,乃是煌煌国器,除非国家有大喜事或者大警讯才会在不是报时时间奏响,警讯声急促而惶急,喜事声从容而宏大。

现在听到的钟鼓声正是不急不缓的宏大之音,或许是心情的缘故,就连庞籍这般老成持重之人都能听出一丝喜悦之音来。

皇帝的额头上青筋暴跳,很显然不是出于愤怒而是因为激动,眼睛死死地瞪着邹同,邹同从小凳子上跳起来,连声道:“快传,快传,陛下召见枢密使韩琦!”

走的太急,不小心被袍子拌了一个跟头,趴在地上依旧伸着胳膊催促宦官赶紧去吧韩琦请进来。

守卫在皇帝身边的太医院的院正赶紧握住皇帝的脉门,另外一个太医用手梳理皇帝的头颈,免得皇帝热血上头。

庞籍也不由得站起身,扶在粗大的火龙柱子上朝邹同怒吼:“从大庆殿到这里足足有一里地,难道要陛下苦等不成?这时候你不用御马将韩琦接进来更待何时?”

邹同更是连踹带打的将宫殿里的宦官轰了出去,要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将韩琦接进寝宫。

赵祯见邹同已经去办事了,在太医的按摩之下,暴起的青筋慢慢地平复了,眼中重新有了笑意。

韩琦进宫的时候几乎是用跑的,不过这家伙即便是在疾走也能保持自己雍容的姿态,跟在他身后的邹同就连跑带跳的像一只猴子。

才走进大殿,韩琦就高声道:“启奏陛下,云峥克西京!”

明知道是这个结果,赵祯和庞籍还是觉得心头一块巨石落地了,邹同不等把气喘匀就连忙代替皇帝问道:“杀敌几何?自损几何?”

韩琦从怀里掏出一个布条笑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我大将军云峥西京一战阵斩萧打虎,斩首十万余级,即便是逃遁进荒原的辽人,因为没有粮食能活着回中京道的人百不余一。”

庞籍诧异的问道:“战绩何以如此卓异?”

韩琦笑着摇头道:“下官不知,不过这道急讯上面有大将军云峥,监军使陈琳,转运使王安石的印鉴料来不虚!”

赵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只觉得胸口格外的舒坦,只有邹同才能从皇帝抖动的嘴唇以及潮红的眼窝中读懂那几个字——朕就知道……朕就知道……(未完待续……)

PS:第二章送到,继续求票哈……有就给我吧……拜求。

第七十章扫兴的陆轻盈

皇帝坚持要大宴群臣,大赦天下,减免蜀中钱粮,给豆沙县的豆沙寨免去十年赋税和劳役,庞籍这个当宰相的只能照办。

不过就像往常一样,皇帝的恩赐旨意下来之后自然会有一个很大的折扣,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给成都府减免钱粮的皇命从宰相中枢文书里神奇的消失了,结果减免钱粮的只有豆沙县的豆沙寨。

不仅负责审核皇帝旨意是否有误的皇后神奇的没有看见吗,就连充当皇帝口舌耳目的邹同好像也没有发现,所以也就被御史台理所当然的给忽视掉了。

功必赏赐,却不必太厚,太厚则会滋生骄矜之气,当然也不可太薄,太薄就会伤害士气。

如今云峥个人任何赏赐都无所谓,什么样的赏赐也比不上一个王爵,这是人臣的终极功业。

重赏主帅而轻慢军卒,上下必定离心,重赏军卒轻慢主帅却会让军卒心中为主帅鸣不平。

这是一种微妙的心理活动,而庞籍这些人都是操弄人心的高手。

军队处理完毕了,剩下的自然就是普天同庆,龙钟凤鼓的敲响之后国家必然大庆。

于是,刚刚过完上元节的东京汴梁人欣喜地发现他们又有一个充足的理由可以继续盛装过节日了。

没有那一个地方的人比东京人更加的喜欢聚成一堆庆祝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仇垲刚刚睡了一个花门大家,都可以将河面用小型的花船铺满,两尺长的花船上载着一盏琉璃灯,晚上点亮之后,东京城里的永河宛如银河一般。

灯火熄灭之后就由人取走,于是东京城就有了无赖子落水三千的大笑话。

西京大战胜利的消息传遍了全城。每个人都认为这是大宋百年不遇的大喜事,庆祝就变成了必然。

但是主导庆祝的不是大宋枢密院,而是谁都想不到的一个部门——内侍监!

由阴人来主持大宋最阳刚的庆典,这样的庆典陆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