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部分 (第1/4页)

让百姓们认为抢劫大户人家是一种天经地义的做法。

一个陈家堡自然是无法满足所有百姓的**的,有人抢到了东西还想再抢,有人没有抢到东西,就更加的想抢了。

直到深夜,整个怀安县到处都是灯笼火把,无数的人满世界搜寻那些残存的富户,他们想做的,就是抢劫,满足自己的私欲。

李常在槐树下整整枯坐了一天一夜,嘴皮上暴起了皮,两颗眼珠子如同烧红的炭火一样红。

如果不是他一遍遍的告诫自己,这样做是为了燕云地的长治久安,他早就发疯了。

亲兵回报的情形一次比一次糟糕,一次比一次凶残,当亲兵回报那些乱民甚至把富户家里未满一岁的婴孩都活活的摔死之后,忍耐到了极限的李常胸口一痛,一口血就喷了出来。

官职越高,人的承受力也就越好,李常吐血了,云峥面无表情,只是脸皮不时地抽搐一下。

文彦博好像没有听见斥候回报的话,只是自顾自的翻越那些纸片,时不时的拿着纸片去和地图上标出来的那些有名有姓的富户做比对。

王安石的表情也没有什么变化,在和文彦博一起比对过后,敲着桌案沉声道:“事情闹得比我们预期的要大,要狠,要彻底的多。那些人把凡是家中有三头牛以上的人家都称之为富户。

只是那些豪富之家受到的是摧毁性的打击,那些小有家财的人受到的是一些掠夺性的对待。

这场风暴过后,燕州地界再无富户一说。”

文彦博抬头看看表情很不自然的云峥道:“骚乱没有失控,大将军这时候应该把封锁怀安县的军队收回来了。

大火已经烧起来了,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心慈手软就把这场大火熄灭在怀安县,我们需要这场大火烧掉整个燕州之地的富户,让这里没有贫富的差别,没有豪族这一说,将地方职权收回我们的手中。”(未完待续……)

PS:第二章,

第八十章两不相干

对于文彦博来说可以控制的百姓才会是好百姓,同样的,可以统治的土地才算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

如果像前唐一样,一味的要求拓土开边的功业,却没有真正下力气去治理自己打下来的土地,这就会酿成灾难。

当草原,沙漠上的族群在帝国的法令威慑下不再互相残杀的话,背靠帝国庞大的资源,他们很快就会变得强大起来。

如果帝国的实力一如既往的强大,他们就会乖乖地听话,如果帝国遭遇了挫折,比如遭遇了怛罗斯之战这样的困境,他们就会纷纷独立,帝国白白的帮助那些蛮族获得了最好的发展机会,却收不到任何回报。

或者有回报,蛮族给予帝国唯一的回报就是吞噬你的**。

胡汉交融之后,就会出现很多变态,比如安禄山这样的人,他们学会了汉人的谄媚和虚伪,骨子里却依旧是胡人的叛逆和野蛮。

在帝国强大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自己已经被驯化的一面,于是,安禄山可以为唐明皇跳胡旋舞,可以扮作小丑称呼杨贵妃为母亲,并且厚颜无耻的想要钻到杨贵妃怀里吃奶,无所不用其极。

当他看透了帝国虚弱的本质之后,胡人的血脉就会促使他像看狗一样的居高临下的看着唐明皇,然后就会生出可怕的,可以取而代之的的想法,这个想法一旦出现,唯一的后果就是九州陆沉!

同样的汉人被胡人统治了百年之久。胡汉两种性格也慢慢地融合进了他们的血脉,这一次,李常不过是用了一颗火星就点燃了冲天的大火。就是一个明证,这样的情形在大宋是不可能产生的,因为大宋子民都清楚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造反者死!

汉人心中抱有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法不责众,当初那些豪族之所以能够起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抱成一团对抗辽国。虽然有过几次镇压,但是到了后来,烦不胜烦的辽国终于放弃了把管辖权安放到每一个人头上的打算。

在大宋这是不可能出现的。皇帝哪怕消耗干净最后一丝力气,也绝对不会容忍叛逆存在的。他们有时候会容忍外敌的欺辱,也绝对不会容忍治下百姓的叛乱,不论是明君亦或是昏君。他们采取的应对方式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清剿,不留余地的清剿!

王安石在这一点上和文彦博的看法出奇的一致,他们的奏章到了东京之后,也获得了东京士大夫们的一致认同。

欲取燕云,必先灭其骄矜之心,欲守燕云,必先藩篱百姓之心。

他们想在百姓的心里扎好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