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 (第1/4页)

一想到那个粗豪的汉子朝自己憨笑的样子,云峥就忍不住阵阵的心酸,这家伙还说自己的老婆孩子早就给自己办过丧事了,就算战死沙场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没想到一语成箴了。

董毡亲自带兵狂攻富弼营帐三天,在第四天夜里却悄然退去,重新消失在莽莽群山中……

这一战。董毡并没有讨到多少好处。他的麾下足足战死了九千余人,战损超过平两成,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营寨,宋军守城的能力却必须得到肯定。

不过在经历了这样残酷的战争之后。富弼损兵折将再也无力西进。只好带兵缓缓地后退。驻扎在秦州以西的花路寨预防董毡去而复返。

“今后的战事将会变得和以往不一样,战争手段变得更加隐蔽,战争烈度会直线上升。战争的耗损也会变得非常大。

我大宋自从将火药配置进了军队,对战力的提升很有帮助,可是战争早就有了新的变化,不论是青塘,还是西夏,亦或是辽国都在预防我们的火器手段,青谊结鬼章之所以死死地黏着马金虎的军队,就是担心我们会使用火器,既然此战谁都没占到便宜,这样的结果也好,这是大宋新军的第一战,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了,就算是我和狄帅去,也就是这样的结果了。

所以,富弼无罪,反倒有功于国!”

听见云峥在为富弼开脱,庞籍奇怪的看了云峥一眼,而后朝皇帝拱手道:“文信侯所言甚是,富弼能在仓促间做好最正确的应对,实属难得,老臣以为不宜降罪。”

赵祯非常的失望,他原本以为大宋军队的实力已经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此时就算和蛮族的军队战斗也不应该有这样沉重的损失,但是,事实摆在面前,让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军队。

他本身就不是意志坚强之辈,在他看来已经武装到牙齿的秦州军队,实在是不应该给自己交上来这样的一份答卷。这一战几乎将他已经生起的雄心壮志差点给打没了。

赵祯不由自主的将目光放在狄青的身上,想听听他怎么说,相比云峥,赵祯更加的相信狄青。

“陛下,庞相,和文信侯之言都是肺腑之言,青塘蛮族兵锋之锐尤超西夏,说他们是天下第一雄兵也无不可,富弼三万对阵四万多,犹能占据上风,表现可嘉,老臣为陛下贺!”狄青见皇帝看着自己也就出班应对。

赵祯听到青塘兵马乃是天下第一号的强军之时,不由得眼睛一亮,连声问道:“卿家所言当真?这青塘人比起西夏人还要凶恶?”

韩琦道:“确实如此,青塘蛮族身处高原,那里气候恶劣至极,冰天雪地之中大熬出的军兵确实比其它地方的军兵强悍一些,再加上青塘如今乃是百战之地,能活下来的军兵无一不是悍勇之辈,杀虎口一站,我军损伤军兵六千,而青塘人偷袭在先在已经占据了先手的情形下犹有近万的伤亡,所以说这一战我大宋赢了!”

狄青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军阵上的伤亡只占据伤亡人数的四成,后面还有六成的伤兵会在一个月里逐渐的死亡。

如今西北之地气候炎热,疮口溃烂更是无法避免,老臣以为,青塘最后的伤亡人数不会少于两万,而我军因为有酒精这样的好东西能够大幅度的降低伤兵伤口的溃烂,伤亡人数一定会大大的少于青塘人,参知政事的话不是虚言。”

王安石阴测测的道:“我大宋军民共计六千余万,青塘不过数百万,这样的伤亡人数根本就不是他小小的青塘能够损失的起的。”

大臣们左一句右一句的恭贺言辞终于让赵祯重新有了一些信心,紧皱的眉头也满满松开了,脸上逐渐有了一丝笑意。

王安石又上前一步道:“启奏陛下,既然将士们已经用血肉之躯为我大宋开启了一个好的开端,就该好好地利用,如今战事方熄,正该是把将士们的战绩扩大的时候,臣以为,此时应当关闭边境的互市,大宋闭关锁国,坐山观虎斗才好。”

云峥摇头道:“闭关锁国不是一个好办法,边境地带关系错综复杂,关闭了朝廷的互市,立刻就会有无数的走私商人出现来填补这一空白。

我大宋私盐贩子之所以屡禁不绝,就是因为利益驱使而已,边境之地民风彪悍,再加上我朝边境绵延数万里,根本就没办法防治。

与其便宜那些走私者,不如继续开放互市,一来不给西夏和青塘人口实,二来不给他们进攻我们的机会,其三,只要互市继续由朝廷主持,我们就能控制物资的流动,这样远比关闭互市要好。”

王安石大怒道:“此乃叛国之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