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 (第1/4页)

顾青云看了一眼正在认真倾听的众人,想了想,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和事实相差无几,只是省略了他的心理活动。

陈家人一听,很是沮丧。毕竟陈桥去省城赶考一次不容易,幸亏他们这里离省城算是近的,花费的时间和路费不算多,要不然多来几次,家里就支持不住了。

陈桥也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离成功那么近,心情失落无比。

这时候,外婆开口了,缓声问:“青云,你是考官,不能让你表哥上榜吗?”

“奶奶,不行的!”

“老婆子你乱说什么,不懂就不要乱说!”

陈桥和陈一文的话几乎同时响起,陈一文还瞪了外婆一眼,眼里带着警告。

坐在顾青云侧身后的顾三元见状,看了一眼顾青云,插话进来,解释道:“朝廷有规定,我叔在湘省当考官,那舅舅的儿子是要回避,不能去参加乡试的。之前我们两家没有相认不要紧,可如果我叔徇私,那就是作弊,两家不是掉脑袋就是流放,后果很严重。”

“是的,就是这样。”陈桥连连点头。

“原来是这样!”外婆吓了一跳,拍拍胸口道,“朝廷管得那么严,那青云可不能做这种事。”

“您放心,外婆,我知道该如何做的。”顾青云见到这一幕,知道外家做主的还是外公,三舅舅是个老实人,一直看外公的眼色行事。至于陈桥的弟弟陈舟,年纪比他小两岁,相貌和三舅舅的黑脸不怎么相同,皮肤是小麦色的,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一直在关注这边的话题。

在路上顾青云和陈桥交谈过,知道陈舟虽然没有参加科考,可他在家利用空闲时间跟着陈桥读书,还想着什么时候去考县试,起码要试一试才死心,这让顾青云颇为佩服。

巧合的是,顾青云总觉得陈舟的五官和自己有三分相似,尤其是眉毛,几乎和自己的一模一样,这让他对陈舟有一种天然的好感。

顾青云接着又问起三位老人的身体状态,知道他们身体虽然不大健康,但也没有什么大病,人老了,有点小病小痛是常有的事。

这让顾青云松了口气,忙对着外婆说道:“外婆,既然您这几天身体有些不舒服,那咱们现在就回房休息?”

“老婆子一见到你是什么毛病也没有了!”外婆见顾青云关心自己,脸上层层叠叠的皱纹笑成一朵菊花,摩挲他的手背道,“都是老毛病了,吃服药就好,不碍事。”

顾青云看向陈桥,见他点头的样子,这才没有再说。

总而言之,第一次见面,顾青云对陈家人还是很有好感的。尤其是大外公和外公两位当家人,人老成精,是睿智的老人,难怪能在本地立足。

说完闲话,接下来,顾青云就说起回林溪村的事。他有差不多三个月的假期,今年十二月底就得回到京城。想到冬天赶路的不便,要提早回京,顾青云为了在林溪村待久一点,打算后天就回林溪村。他问过了,从这里回到林溪村可以走近道,只需七八天时间即可。

两家既然认亲,那肯定会有人跟着他回林溪村的。

果然,说起这个话题,即使对顾青云只能在黎家村停留一天感到失望,大伙儿还是开始议论起来,讨论看跟着去的人选。

顾青云在黎家村的两天还是很忙的,陈家人对他和顾三元很好,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就是拘谨了些。这些他能理解,毕竟大家还不熟,即使有血缘关系,一下子突然见面,还是得慢慢适应,更别提他官员的身份,这让陈家人颇为敬畏。

再一点,先前顾青云要来黎家村的事,清泉县的官府早已知道,之前有名考官还通过清泉县县令把陈家的信息告诉他,所以于情于理,在清泉县县令投递拜帖,邀请他到县城郊外参加本地乡绅举行的文会时,顾青云刚开始还真不好一下子拒绝。

不过想了想,时间太紧,他后天就要回家了,终究还是打算推辞。没想到县令竟然跟着改时间,把时间改到明天早上,如此一来,顾青云虽然不愿意,但还是点头同意了。

顾青云等人是下午到黎家村的,傍晚,各式各样的拜帖就陆陆续续地送来,人来人往,大都是本地的乡绅。

想到陈家还要在本地生活,再加上县令强烈邀请,顾青云才想着去参加文会。

还有黎家村的村长,晚上那顿饭,他也出现了。

……这些人情交际应酬是必不可少的,顾青云早已习惯,加上有顾三元在身边,应付起来就显得气定神闲,游刃有余。

九月十一日,顾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