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页)

黄老爹吃惊,从焰焰坊名声大显以来,不少人通过各种手段从他口中套配方,有的威逼,有的利诱,也有宵小之辈做那偷盗之事,可都因为姚府和楚王府、慕容王府的维护而望而却步,他这些年得以平平安安。既然姚长雍郑重其事地告诫他留守锦官城,想必这回惹上的势力大有来头,和楚、慕容两家相当。

“姚公子有没有可疑的猜测?也好让老汉心里有个底儿。”黄老爹很快镇定下来,这回的事儿给他的打击非常大,他隐隐生了退隐之意,但要完全放弃对焰焰坊的控制又有些不甘心。

姚长雍轻轻摇头:“暂时没有。朝廷方面的阻力比较隐秘,一时调查不出是哪家。不过,这件事儿牵扯大,我定会给黄老太爷一个交待。”

黄老爹摆手道:“姚公子言重了,焰焰坊是我的全部,对姚公子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小产业,姚公子对焰焰坊的用心,老汉我看在眼里,心里是十分感激的。我跑了几年,正好要歇一歇。”

ps:

再上一章吧,真是要吐血的节奏啊,从没更过这么多。

。。。

第301章 娱亲

姚长雍微微颔首,让黄老爹暂时偏安锦官城实则是无奈之举。黄老爹既是焰焰坊的技术指导,又是全程参与工坊建设的人,更为重要的是,火柴的配方是黄老爹提供的。这些既是黄老爹的砝码,又是他成为众矢之的的理由。

姚长雍的行动快如疾电,可谓快、狠、准,让人措手不及。

二月中旬,阳陵县闹市的所有店铺罢市一个月,理由是商家担忧自己的安全不能保障,暗责官府无能。阳陵县的县令头几天不在意地冷嗤,商人逐利,他不信商户们憋得住不开店门不在乎亏本,也就不当做一回事儿。

直到半个月后,阳陵县的商市全部瘫痪,连奴隶市场都无人光顾,阳陵县令始才着急,向商户们妥协。可连梁州第一府的姚家都查不出,他能查个什么出来?纵然知晓是姚家在背后捣鬼,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要动姚家,犹如蚍蜉撼树。

一月后,阳陵县令被勒令停职回京接受调查,朝中有官员参本,怀疑阳陵县令包庇劫匪案和爆炸案的主谋。阳陵县令一夜青丝成雪,灰溜溜地卷包袱,乖乖地回伯京去了。

金穗接到魏慕青的书信是在四月间,原来那位阳陵县令回京之后,新派来的这位县令却是旧识——原珠黎县的县令洪涵巩,也就是洪涵菲的父亲。同时来的还有一位朝廷钦差,朝廷三令五申,要严办劫匪案和爆炸案。

这还真是无巧不成书。

金穗合上书信,兴匆匆地告诉黄老爹。

黄老爹瞥了一眼金穗手中的信纸,说道:“上个月我就晓得了,只是不晓得洪县令的女儿与你要好罢了。不然早早告诉了你。”

“哪里,洪姑娘与我相识,算不上多要好。倒是文家的文姐姐与洪姑娘交情颇多。”金穗笑道,情绪平复了些。方才不过是因为遇到老乡而激动,这会儿理智回笼,觉得洪燕菲到梁州来,其实与她关系不大。

提到文家。祖孙两人都有些沉默,文太太母女俩跟着慕容霆游历番邦,却不知游历到哪里去了。古代通讯不发达,他们只能通过半途回来的一些商人打听消息,但因文太太母女俩都是女人,与他们相处不多,消息有限得很。庆幸的是,消息虽少,却可以断定文家母女是平安的。

金穗默了默。忽然脸颊有些红地道:“爷爷,一会儿我要去姚府,上回答应姚老太太要扮个男孩子去瞧瞧,我一直赖着不肯,前回去姚府,又勾起老太太的好奇心。却是推不得了。”

“呵呵,我也好奇呢,我隐约听晓烟说。你扮起男娃儿竟是个俊俏的小公子。快去换装,给爷爷也看看。”黄老爹陀螺似的转了三年,一下子闲下来很不习惯,田地里的农事又不需他操心,整日和些老友吃酒尝茶,还学起了下棋这种雅事儿,有些像提前进入老年生活了。

金穗就让武术馆的师傅们找了一套健身的五禽戏给黄老爹,每日督促他练习,竟也练出几分感觉来。

金穗脸上更红,不依道:“爷爷咋也取笑我起来了?”

见黄老爹难得有兴致。金穗不忍扫兴,跑进内室换衣装,描眉画眼。又让晓烟也做个小童的打扮。金穗手持一把折扇,收于腹前,一手背后,迈着大步出来。黄老爹一怔,便是哈哈大笑:“胡闹!哪儿还有半点娘娃儿的模样!”

金穗“唰”地撑开折扇,摇了摇,又合上插在腰间,一本正经地作揖道:“见过黄老太爷。”

又惹来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