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方四娘的问话提醒了翠眉,翠眉就想到了刚才黄老爹的敲打来,原来黄老爹早料到翠眉认出了毛贼,恐她在外克制不住脾气说了出来才会敲打她。既然黄老爹这个一家之主不予追究,就算她再气难平,也奈何不了秦涛。顿时感到无比憋屈,想怒不能怒的脸有些扭曲,只狠狠地用吃人的目光瞪着他们。

涛媳妇在黄秀才的葬礼上帮了黄家待客,翠眉还以为他们俩口子变得安分了,特意装了鸡蛋去答谢,没成想,他俩个从骨子里就不是安分的主,打起了席氏“宝贝”的主意。

以前席氏做些小买卖颇赚了些银钱,她又时常呆在房屋里鼓捣,过来拉家常的****们从未参观过她的卧房,因此外面才有了些猜测,就连翠眉自己都猜测席氏在那屋里藏了宝贝不让人知道。

还没说上几句话,秦十郎的婆娘李十娘从斜刺里踮着脚出来,着急忙慌地道:“涛子,涛子媳妇儿,你们可算是都回来了,娃儿在家里哭得要爹要娘,赶紧回家去吧!”

边拉拽秦涛两个边给他们使眼色,抱歉地看了眼方四娘,却连翠眉看都不敢看。

翠眉气闷地蹲下来,连方四娘都不理了,闷闷地槌打衣裳。

方四娘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李十娘等人,目中了然,有几分不虞,一时也想不到好办法解决,便随口问了问金穗的情况。翠眉半遮半掩地说了,方四娘就道:“黄姑娘总归是黄秀才的闺女儿,俗话说,早死的人福寿加在爹娘儿女身上,我看黄姑娘只要挺过了这关,准是福寿绵长的人,黄老汉也是个有后福的!”

翠眉知她心思,无非是想安抚黄家,方四娘平常总板着脸,能说这么中听的话放在别人身上早受宠若惊了。她心里虽有气,但也知道不能迁怒到方四娘身上,只是心里仍恼村长一家包庇侄儿侄媳,隐瞒飞贼的事。

第038章 送符(一)

第038章 送符(一)

脸色缓和几分,翠眉声音也低了下来,道:“借四伯娘的吉言。我们老太爷和姑娘必定是多福长寿的。”

方四娘目露歉然,秦涛总是她的侄儿,而且这件事上黄老爹默然的态度暗示黄家不会将此事宣扬出去,她男人偏颇自家侄儿对黄家不公。好在黄家并没有实质性的损失,另外,死了狗的人家若是知晓了,必定不肯善罢甘休。

她有些心虚,面上仍是没什么表情,语气温和了很多:“黄姑娘也是个可怜人儿,好好的娘娃儿竟然落了一身病。我那儿还有去年在药王庙求的康寿符,等会儿我洗完了衣裳好拿给黄姑娘。”

庄稼户里人忙,农忙时面朝黄土背朝天,农闲时要到镇上城里做工,一年到头不过只能在赶庙会时去庙里许愿求福。双庙村之所以称作双庙村是因着有花神娘娘庙和土地庙,药王庙却是在隔得较远的一个村里,方四娘这份人情够足。

翠眉脸色又缓和几分,面现一丝笑来:“那我替我们姑娘先谢谢四伯娘了。”

她装好衣裳在木盆里先回了家,经过秦涛家时,她竖起耳朵,留神细听。压抑的喧闹中只听得到孩子的哭声,夹杂着涛媳妇的啜泣,李十娘的打骂和心疼的哭泣,还有秦十郎的阻拦低吼。

似乎秦涛受了风寒生病了……

她勾起嘴角,脚步变得轻快起来。

金穗听翠眉和珍眉说话,就知道翠眉心里的疙瘩解开了,她微微笑起来,也有些疑惑刚发生了什么事,但也知道翠眉不太可能主动告诉她,她轻轻摇头,捧了手里的书本来看。

书是金穗屋里本来就有的,墙角还有个小小的书架,她这几天精神好,便自己找了书来看,翻来覆去就只有几本儿童启蒙的书,《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孝经》等,还有几本《女诫》《女训》等教导女子三从四德的书。

据她这几天了解,本尊会写毛笔字,在黄秀才的教导下,她能把三从四德倒背如流,但金穗不行,她连字都认不全,只能艰难地辨认,把繁体字和简体字对照着记忆。反正她身体不好,有的是时间磨,先把字认全了再来背诵——黄秀才死了,黄老爹不像个饱读诗书的人,她就算背会了能背给谁听?

左右不过是有备无患,以后好堵了那些说闲话的人的嘴。

翠眉晾完衣裳,金穗瞧瞧窗外,今儿又是个好天气,她的心蠢蠢****,正要叫翠眉,就见从二门上转出来个中年****。****简单地挽着个髻在后脑勺上,簪了根桃花纹的木簪,看起来精明干练,嘴角时常平抿,是个厉害的人。

这人也曾来看望过她,金穗对此人还有几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