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很难在远洋活动,甚至无力到达数千海里外的交战海域。

只是,短期内,常规潜艇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次朝鲜战争中的几场海战也证明,在近岸浅水区域,常规潜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至少在未来二十年之内,**海军仍然是一支需要依托岸基航空兵的近岸海军。

更重要的是,建造什么潜艇,不但要考虑海军的需要,还得照顾国际市场,特别是那些希望从**采购潜艇的盟友的需求。

要知道,第二次朝鲜战争,已经证明了**潜艇的先进性能。

在战争结束的第二年,巴基斯坦就提出采购计划,希望通过采购与引进的方式,购买多艘041型常规潜艇。

出售潜艇不是问题,只是出售给巴基斯坦的潜艇肯定得做一些改进。

比如在动力系统上,巴基斯坦军港缺乏基础设施,所以前两艘041型没有配备系统,从第三艘开始才安装系统,计划在中期大修时,为前两艘加装系统。此外还得改进空调系统,适应在低纬度的热带海域作战;增添巴基斯坦海军的通信指挥系统,以便更好的使用。

这些外来需求,直接推动了041型的改进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巴基斯坦,以及随后订购041型的伊朗、委内瑞拉、埃及与阿联酋等国的外来需求,为**海军提供了改进041型所需的经费,并且让**海军决定研制更加先进的常规潜艇。

外销的潜艇肯定与海军自己的有所差别。

比如在所有外销的041型潜艇上,都没有配备电磁战武器,直到十年后,**才以军火贸易的方式,向巴基斯坦出售了潜艇用的电磁武器,并且为巴基斯坦装备的八艘041型修改了火控系统。

当时,**海军在041型上做的最大的改进就是配备电磁武器。

作为实战经验最丰富的潜艇艇长,萨非墨担任了041型改进工作的战术顾问,负责为造船厂与潜艇设计所的工程师提供战术意见。

在这件事上,萨非墨花了两年时间。

虽然第一艘接受改进的041型,也就是由他指挥的“海龙”号重新服役时,他已经是潜艇兵上校了,但是部队里的好位置已经所剩无几,萨非墨拒绝了周渝生的邀请,没有担任东海舰队的潜艇兵参谋长,而是回到潜艇上,再次出任“海龙”号的艇长,并且继续在东海舰队服役。

回到基层部队是萨非墨自己的选择,周渝生没有强迫他。

当时,也需要一名实战经验丰富的艇长来发现改进后的041型有多强的战斗力,能够执行什么样的作战任务。

按照周渝生的部署,“海龙”号担任的是前进反潜任务。

也就是说,“海龙”号没有留在预定的舰队作战海域,而是前出到冲绳群岛附近,监视过往舰艇,特别是**海上自卫队的潜艇。

这个任务既万分危险,又充满了机会。

只要萨非墨坚决果断,很有可能打响这场战争的第一枪。

燃烧的海洋第四十四章开战在即(卷二疯狂的前奏)

追书网

l;nlign=rigg;l;/ng;H!~!

..

第四十五章 深海猛龙

作为极富传奇色彩的潜艇艇长,萨非墨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善于寻找与把握机会。()

也许水面战舰的舰长不需要这个能力,可是作为潜艇艇长,这个能力直接决定了所能取得的战果。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萨非墨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在伏击第72特混舰队的战斗中,如果没有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他就不可能一举击沉“华盛顿”号。

只是,这个能力,往往得承担大的风险。

“海龙”号在五月初出港,初几天在舟山群岛以东活动,随后前往济州岛附近,监视美韩联军的联合演习。在此期间,萨非墨让“海龙”号进行了几次“模拟攻击”,检验潜艇使用电磁武器的战术。也就在这个时候,中日潜艇在东海遇袭,东海争端急剧升温,萨非墨奉命率领“海龙”号南下。

按照计划,他应该前往冲绳岛附近,监视进出那霸港的舰艇。

因为周渝生随后调动了多的潜艇,另外一艘041型先一步到达,所以萨非墨临时改变了行程,让“海龙”号留在了大隅海峡西端。

正是这个决定,让“海龙”号首先与日本潜艇遭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