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部分 (第1/4页)

牧浩洋回到北京的时候,黄峙博正在处理这件事情。

“这与军方有关?”

“当然,你觉得马来西亚会无缘无故的把侵占的岛屿还给我们?”黄峙博请牧浩洋坐了下来,“年前,我让戚凯威去了吉隆坡,与马哈蒂尔商讨了相关事务。根据马来西亚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做出安全保障承诺。”

“什么意思?”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提供军事援助,确保马来西亚的国家安全。如果有必要,还得于马来西亚签署军事同盟条约。”

“这么说,马来西亚将修改基本政策?”

“差不多吧,现在这世道,不结盟政策根本走不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凭自身能力捍卫国家利益。”黄峙博笑了笑,说道,“不过,这是政fǔ的事,与我们没有关系。我们要做的,只是加强军事联系。”

“听你这话,马来西亚的胃口很大。”

“确实很大,不过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等政fǔ出面后,我亲自去吉隆坡,跟马哈蒂尔商讨关键问题。”

“军费有节余吗?”

“担心拿不到钱?”黄峙博笑了起来,说道,“老腾找我谈过,扩建布莱尔港的问题不是很大。只要总理那边通过了,我马上给你放行。只是在具体作上,你得悠着点,别一下子把钱uā光了。这么跟你说吧,今后几年的军费预算肯定非常紧张,我可以保证基本的建设费用,多的就别想了。”

“为什么会很紧张?”就牧浩洋所知,前几年的预算都很宽裕,基本上年年都有节余。

“老腾没有告诉你?”

“我才回来,没给他打电话,也没去青岛。”

“马明涛也没提到过?”

“他基本上属于总参了,与二部的联系并不多。”

黄峙博笑了笑,说道:“李国强前几天送来一份情报,印度总理即将提jiā新的军事建设计划。”

“航母?”

黄峙博点了点头,说道:“重点就是空军与海军,印度肯定会建造航母,而且很有可能首先采购一艘航母。不过这还不是全部月份,日本将出**新财年国防预算,肯定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牧浩洋没有吭声,因为他知道腾耀辉为什么没有打电话说明这件事。

“我们没有选择,老腾已经提jiā了新的海军建设方案,奉行‘两强标准’。”

“什么?”牧浩洋差点跳了起来。

“别误会,是针对两个主要邻国的标准。”黄峙博笑了笑,说道,“很疯狂,但是也很有道理。如果再次爆发战争,我们很有可能面对两个强大的对手,因此很有必要保持一支超过两个对手的舰队。”

“有详细计划吗?”

黄峙博点了点头,说道:“在机要室,你有最高涉密权,有时间就去。”

牧浩洋肯定会去借阅,因为他觉得这么做太疯狂了。。。F!~!

..

第七十九章 立场

第七十九章立场

到这个时候,牧浩洋才意识到,腾耀辉提议由他出任印度洋舰队司令,不是因为他是最佳人选,而是要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他离开总参谋部、不再负责海军装备建设,以便推出新的装备建设计划。

在牧浩洋负责海军装备建设的几年里,中国海军的扩张速度不算快,却非常稳健,基一步一个脚印,有条不紊的建造各个级别的战舰,以较为合理的速度扩充规模,尽量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

不是中国建造不出更多的战舰,而是拔苗助长的方式,必然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在东海战争中,牧浩洋就认识到,海军建设必须以人员培养为主,只有在人员素质跟上之后,扩充舰队才有意义。如果人员培训跟不上,建造再多的战舰也是摆设,根本无法在战场上存活下来。

印度洋之战,更让牧浩洋相信,人员是海军的灵魂。

从根本上讲,海军人员建设,靠的不是军事院校,或者说不能只靠军事院校,必须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一步一步的前进,才能在积累的经验之上,提高官兵的整体素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海军的重要

说得直接一点,海军建设不能只靠海军,而得依靠整个国家、整个民族。

如果没有整体的海权意识,就无法打造出一支强大的海军。

类似的教训,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拿德国来说,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打造出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