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部分 (第1/4页)

问题是,中委贸易的基础不是军火,而是石油。

在二零三零年之前,委内瑞拉不断是中国最主要的石油提供国之一,特别是重油。当时中国进口的重油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委内瑞拉,而委内瑞拉也是全球最大的重油储备贵与出口国。

在经济领域,重油的主要用途不是提炼成品油,而是石油化工。

要知道,在重油的主要精炼产品中,最多的是沥青。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都是世界上基础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因而对沥青等建设物资的需求量非常大,也才因而与委内瑞拉建立起了紧密的经贸关系。

问题是,到了三零年代,这一情况出现了严峻转变。

先是,中国的基础建设规模开始缩小,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百分之八十五之后,中国已经不再把基础建设当成推动国家经济展的主要动力,而在换向了消费型,即以刺激国民消费来推动经济展。

其次是,随着可控聚变技术成熟,石油的战略地位大大降低,价格也直线下降。虽然在化工领域,石油依然具有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而且中国不断在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自给率,对化肥等农用工业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在石油价格降下来后,中国根本没有必要从委内瑞拉进口太多的重油。

当这种经济层面上关系被削弱后,军事上的贸易往来也就得到了基础。

现实上,作为全球主要石油输出国之一,当石油变得不那么值钱的时候,委内瑞拉的经济也就得到了主要支柱。

更重要的是,对委内瑞拉这种坚持反美的国家来说,只需经济出问题,国内矛盾就会浮上水面。

二零三三年,委内瑞拉迸军事政变,随即转变为内战。

虽然在这场持续了两年的内战中,政府军取得了最后胜利,但是委内瑞拉的经济基础也遭受了致命打击。

内战结束的时候,委内瑞拉成了拉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紧接着,全球自然灾害迸,委内瑞拉被完全边缘化。

虽然从二零三八年开始,中国加大了在委内瑞拉的投资,并且出**了一系列的鼓励性政策,比如为前往委内瑞拉投资的企业提供担保保险,通过与委内瑞拉当局签署长期的贸易担保协议来保护中国企业的利益等等,但是没有十年、以至二十年,委内瑞拉根本不可能成为拉美地区的强国。

说得简单一些,就算中国有心协助,委内瑞拉也很难迅恢复元气。

受此影响,委内瑞拉在中国的拉美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大大降低。对中国来说,委内瑞拉只是一个聊胜于无的选择。不管怎么说,委内瑞拉仍然坚持反美政策,而且扼守着南美北部地区的咽喉要道,总能给美国制造些麻烦。

进入四零年代,中国在拉美地区最重要的友好国家是古巴。

现实上,长期以来,中国与古巴的关系就比较密切。虽然在美苏冷战期间,古巴奉行全面亲苏政策,导致中古关系大倒退,但是在美苏冷战之后,随着得到最大的靠山,古巴开始与中国接近。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中国与古巴的关系不断平稳展。

直到第二次朝鲜战争迸,中古关系才进入了**月期。严格说来,应该是古巴把中国当成了新的靠山。

在对日战争之前,古巴在中国战略体系中的地位都不是很高。

原因很简单,古巴离美国太近了,而在二零三五年之前,美国依然掌握着巨大的战略优势,中国在古巴的任何战略性举措,都会刺激美国。别的不说,如果由此引第二次古巴危机的话,中国将得不偿失。

直到二零三五年之后,准确的说是二零三八年之后,中美战略均势形成,中国对待古巴的政策才有所转变。

二零四零年,中国东印度洋舰队进行环球远航锻炼时访问古巴,能够说是标志**件。

当时,美国新闻媒体以至认为,中国海军的航母舰队访问古巴是在挑战美国的底线,是在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是足以反映出当时的紧张局势。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舰队进行了三十多次环球远航锻炼,只有四次访问古巴,而且到访的都是驱逐舰与护卫舰,从没有派遣航母战斗群访问古巴,以至从没让航母战斗群进入北加勒比海。

当然,中国领导人还没有蠢到向古巴部署弹道导弹的地步。

只是,这次开辟先例的远航,已经表明了中国在古巴的立场。

到第二次印度洋战争迸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