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这个家伙,虽然语气一点都不客气,也没有在安慰人,但是却让人觉得意外受用,烦恼什么呢?自己努力就行了!

()

“似乎不管什么困难到了你的嘴里都变成了好玩的事,变成了挑战?”想起了往事,谷清的心情也不再那么低沉了。

“这是事实啊!我们到美国来,可不是来享福的!”后面跟着是开菲那不可一世的笑脸。

谷清好笑地给开菲发了个猫猫过去,“对了,你们说我下学期选择什么课呢?”还无法太确定自己兴趣的谷清向自己的朋友们求助。

“谷清,你有没有想过大学四年以后你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呢?”QQ上沉默了一会,闪出了这么一句话。

“恩?这个还没有想好。”曾经想过就读斯坦福大学,有名校的经历再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传媒学专业硕士,但是现在却发现斯坦福更有名的是的计算机专业,世界闻名的硅谷就是斯坦福成就的,硅谷里80%的工程师和设计者都来自斯坦福,能够成为硅谷中的一员是很多斯坦福学生的骄傲,似乎不知不觉间,谷清也被这种思想给同化了,开始对自己未来的目标感到不确定了,是做传媒还是努力学计算机。

“谷清,好好想想,不要那么匆忙地下结论,我这里有几本书给你推荐一下,你有空的话最好看看。”

“恩?《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美国全国大学和雇主协会的统计数据》,这是?”谷清有点不是很清楚,似乎自己并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对于传媒的向往一是因为小时候受家里影响,觉得中国要是公正公开的传媒,那中国的很多政策都会有改善,另外一方面也是觉得,作为一个记者或是主持人是一个很光彩很体面的工作,凭借自己家里的关系,自己要是当了记者肯定能够得到很多第一手的消息,自己的前途似乎非常顺利。

不过,斯坦福同学的影响,姨妈家在美国生活的富足,这些都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不知不觉之间似乎有点偏离以往的目标,想要留在美国硅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证明自己的才能和本领。

“谷清,认真看一下这两本书,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不要被名校的光环所迷惑,也不要为周围同学的目标所影响,他们是他们,你是你,他们的目标不一定适合你。”

“那你们呢?你们都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我的目标一直没有变,学习医学,本科毕业后申请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然后进入药物研发行业,进行药物研制。”我的目标是研制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我和兰奇商量好了,我耶鲁毕业之后会回国继续经营酒店,积累工作经验,等发展到一定的瓶颈的时候我再去进修MBA。”

“公司有开云管理了,我毕业以后会先去申请进入华尔街投资银行,了解国际上的游戏规则,然后再申请哈佛的商学院;成为职业经理人,毕业后回国!”

开菲、开云。兰奇都对自己将来要做的事非常清楚,也在一一的规划,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向前走。

“你们,怎么……”都对自己的将来如此清晰,谷清惊恐地发现,不知不觉间自己和自己的伙伴已经有了如此的差距。

“谷清,赶紧看那两本书吧,我们也是最近才确定下来的。”兰奇猜到谷清现在的想法,从开菲询问自己职业意向并且询问自己具体的职业规划的时候,那个时候自己的那种惊恐大概和谷清现在差不多吧!

这就是差距吗?

可是为什么,不管什么,开菲好像都是先知先觉一样呢?

没有嫉妒,有的只是疑惑,在这背后,开菲又为我们所有人付出了多少呢?

从美国全国大学和雇主协会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很多没有经过认真调查的想当然的看法,与实际情况悬殊甚大。比如化学和化工专业看起来是很相近的专业,但是化工专业的年起薪52500美元,化学专业的起薪只有37 000美元。

生物和药剂专业对个人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看起来很相似,生物专业的大学本科生的起薪只有29600美元,可毕业以后当药剂师的药剂专业本科大学生的平均起薪为75000美元!健康与医疗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又只有34000美元。

同样能力和知识背景的人,选择了仅凭个人想象的专业和职业,就会产生非常不同的经济后果。有不少人就是因为对教育的投资回报没有提前作认真的了解和评估,不但使自己陷入经济困境,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