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45章 (第2/3页)

便端着一张笑脸进了屋,毕恭毕敬地问了安,禀道:“大娘子,三公子让奴来回一声,说是……百日宴理当回来办,但过年回来,怕是不大方便。”

胡大娘子不免问了句:“怎的不方便?”

王宇脸上的笑意一成不变:“大娘子有所不知,楚娘子的爹娘如今在那边住着呢。虽说起先只是为了照顾楚娘子安胎,但公子毕竟也跟着叫了大半年的爹娘,总不好临过年这会儿让人家回去。”

胡大娘子听得心下一沉,顿时滋味难辨。

所谓婚事,虽说是两家联姻,但按照当下的规矩,大多都是新娘改口叫公婆为爹娘,显有当丈夫的也跟着改的。尤其是楚沁这样高嫁的女儿,若论门楣,定国公府比楚家不知高了多少,裴砚敬称他们一声岳父岳母也就可以了。

如今这样改口……

胡大娘子再如何自欺欺人也知道,楚家不可能提这样的要求,只能是裴砚自己愿意的。

她强笑了声:“既然如此,就让他们好好过年。到时再从府里调几个厨子过去,免得那边忙不开。”

王宇一揖:“谢大娘子。”

胡大娘子又问:“百日宴既是要回来过,姑娘的名字呢?三公子可想好了?”

王宇垂眸就说:“定了,公子说,叫裴思瑶。”

“裴思瑶?!”胡大娘子大惊。

王宇不慌不忙地解释:“是,公子找人算了,说是姑娘的五行里,唯木最旺,不宜再用木字旁的字,所以就定了思瑶,女孩子的名字沾着珠宝命数能好。”

那为什么不叫玉瑶?

胡大娘子想这么问,话到嘴边,却硬生生噎住了。

问得那么明白,等着裴砚明晃晃地打她的脸么?

她强自沉息:“知道了。你去回三公子,就说府里会按这名字给姑娘备礼。”

“有劳大娘子。”王宇一揖,功成身退。

除夕,两边的膳房都从清晨就忙碌起来。因定国公府另差了人去裴砚那边帮忙,楚沁就索性给小章放了假,让他带着芸儿回府跟爹娘团聚去了。

不过这样的日子,小章就算回去也注定闲不下来,进门就去找到父亲,准备帮厨。

章师傅倒有心让他歇歇,伸过胳膊就挡他:“走走走,自己都是做了大厨的人了,帮什么厨?”

“我帮您!”小章挺执拗,章师傅无奈,扫了眼旁边做到一半的芝麻糖,“去,给那糖裹芝麻去,这边不用你。”

“哎!”小章应了声就去了,他这厢忙着,旁边别的厨子跟章师傅聊起了天:“就这么一个儿子,还打发去三公子那边,您倒舍得!”

章师傅听得只笑:“这有什么舍不得?咱是厨子,上哪儿做饭不是做?我又没送他下地狱去。”

“这话说的。”旁边那位摇头,“即便都是做饭,您也给他寻个好去处啊。二公子四公子哪个不比三公子强?就算这两个院都进不去,也还有大公子呢,三公子想出头可不容易。”

章师傅听到这儿就不再接口了,他没法跟人家说,他让儿子去三公子那边就是看准了三公子的前程。

诚然,三公子在府里是最不招人待见的那一个,更不及另几位公子都有府里铺路。可正因如此,他能混上去凭的全是自己的本事,还在逆境中练出了独一份的韧劲儿,在章师傅看来,这比在府里得不得长辈喜欢要紧多了。

那边弄着芝麻糖的小章听了他们的议论,心里虽有不忿,却也忍下了。

若放在一年多前,他大概会为这种事出头争高下,但自己掌管了一年的膳房足以让他明白,这点口舌之快不争也罢。旁人待他好,他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

正院那边,胡大娘子忙得脚不沾地,早起先问了问各院都怎么样,又忙着迎前来拜年的晚辈。好不容易到了晌午能歇歇,该说的场面话也还得说,她就将崔嬷嬷叫到了跟前,问她:“三公子那边怎么样了?听说把膳房掌事的小章支回来了?那人手可还够用?”

崔嬷嬷一一答了,无非主仆之间走个过场。这话落在苗氏耳朵里却变得不中听,她本和于氏一起在外屋包着饺子,听到里屋的对答就起了身,跟于氏说:“嫂嫂先忙,我出去透透气。”

“去吧。”于氏没说什么。

苗氏离了正院就回到信园,裴煜正在书房写春联,苗氏走进去,没精打采地往旁边一坐。

裴煜看得一愣:“怎么了?”

苗氏梗着脖子道:“我知道事儿还没定,但我想今晚家宴的时候就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