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 (第1/4页)

两人说话时,朱瞻基始终没有插言,直到朱瞻壑静了下来,捧起茶盏润口,才郑重说道:“孤想学习海外之事,欲同王弟一起听少保授课,不知少保可否答应?”

听他讲课?

朱瞻基很谦逊,语气十分温和,孟清和却意外想起了数年前的那场宫宴,那时的朱瞻基,是最受永乐帝宠爱的嫡长孙。

“世子想知晓海外方物?”

“是。”朱瞻基点头道,“若得皇祖父允许,孤成年在之后,还想乘船出海,看一看少保口中那片广大的土地。”

孟清和没有马上答应,而是问道:“世子可禀报了陛下?”

“孤已请示过皇祖父。”朱瞻基道,“皇祖父言,想得少保倾囊相授,孤要自己努力。”

这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是让他顺着朱瞻基的意思,告诉他海外的世界,还是托辞婉拒?

沉吟半晌,孟清和深吸一口气,决定答应朱瞻基的请求。

“每逢达初五,初九,世子可到文华殿,下官将为两位世子讲授海外之事。”

“多谢少保!”

达成所愿,朱瞻基十分高兴,起身向孟清和行礼。

孟清和没有受全礼,让开之后,郑重还礼。毕竟不是师徒,对永乐帝的决定也只是猜测,还是谨慎些好。

朱瞻基和朱瞻壑没有留在国公府用膳,停留不到一个时辰,就被送回了皇宫。

人是沈瑄带来的,自然要由他再送回去。

孟清和力气用尽,沈瑄离开后,又歪到了榻上。

很累,脑子却不停的转动。

汉王世子,平王世子,永乐帝,三位亲王,大明,海外……

越想越是头疼。

皇家内部的事,做臣子的搅合进去,绝没有好果子吃。沈瑄尚且看三步才走一步,他有多大能耐,充当两位世子的老师?

不答应?

苦笑一声,这事是他不答应就能躲开的吗?

原本,他不需事事都做考虑,这样很容易钻牛角尖。可孟清义回来了,重办户籍,无论是入民户还是军户,孟家都不再只有他一个男丁。

孟清和闭上双眼,手指轻轻敲在腿上。

一等伯可以世袭。

不过,无论是过继还是孟清义有了儿子,他都不打算让家人袭爵。遇到合适的机会,天子颁下的铁券也要主动交还。

如果孟清义没有回来,铁券还能留在家中,但他回来了,很多事都会因此发生改变。

“难啊。”

捏了捏额角,叹了口气。

历史上,朱棣做了近二十年皇帝。如今,历史正悄然发生改变,朱能活下来了,徐皇后也未病逝,朱棣向朱元璋看齐,再做二三十年的龙椅应该没太大的问题。

永乐六年,皇太子仍旧未立。

朱高炽改封贵州,朱高煦和朱高燧被封到了北疆。

安南成为了交趾,辽东的炮声响起,归附的女真部落,前锋已攻入朝鲜。

孟清和知道的,不知道的,历史上发生过的,未发生过的,都在时空的画卷上泼洒下浓墨,也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他的生活。

最让孟清和担心的是,以他的健康状况,是否能活过这个时空的永乐帝?

如果不能……

想到这里,孟清和垂下眼眸,对接下来要做的事,进一步坚定了决心。

第二百零四章 兴宁伯再发威一

永乐六年六月壬戌,夜色中,南京城北突发轰鸣之声,地动山摇,火光瞬间照亮天空。

崩裂声中,整条街道从中裂开,像是巨兽张开的大口。

房屋成排塌陷,百姓被巨响惊醒,许多人身上只着中衣从屋中逃出,在地动中,站都站不稳,满脸的惊惶。有赤着膀子,满脸尘土的汉子,逃得一命,却不见妻儿老母,顾不得脚下的晃动,爬也要爬回随时可能倒塌的房屋。

“娘!”

“爹!”

天色渐亮,脚下的震动也渐渐停了。

城西火药局内,大使和副使满脸焦急,指挥着匠户和军丁查看存储火药的仓库。

“危险!快让开!”

装着火药的罐子被突然掉落的瓦石砸碎,擦撞起火星,轰的一声,火光充天。距离最近的数名匠户瞬间发出惨叫,捂着脸颊胳膊,倒在地上痛苦的翻滚。

“快灭火!”

大使和副使心急如焚,若是仓库起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