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我也想!想家里那桌热气腾腾的团圆饭——!想被窝里媳妇暖烘烘的身子——!”

下面的士兵一阵哄笑。

“可是,咱们不能回家,咱们的家,正在被鬼子砸烂!咱们的亲人,正在被鬼子欺辱——!”段剑锋的一双虎目迸出怒火。

“为了过年能够回家,为了踏实地搂着媳妇睡觉,为了咱们的孩子不再像我们一样——!咱们得在今天,一九四二年的除夕,离开国土,踏入异邦!咱们是去干啥——!?”

“杀鬼子——!”一连士兵齐吼。 。。

磨刀霍霍1

“前面,就是九谷桥,跨过这座桥,咱们就离开了祖国。过桥之前,我段剑锋敬弟兄们一碗酒,喝了这碗酒,咱们就要出国远征——!咱们要让他们看看,咱们中国爷们的铮铮铁骨——!”段剑锋一仰脖,一碗烈酒灌下,士兵们一仰脖,饮下一腔豪情。

辣酒如刀割喉,胸中块垒未平。车队缓缓驶过九谷桥,桥的那边就是缅甸,岳昆仑站在界碑处回望,山影憧憧,一只苍鹰掠着天宇滑过,故乡已经遥远。与岳昆仑一起回望的还有无数士兵,他们这一眼,也许是最后一次眺望自己的祖国。

部队从畹町出国境入九谷,经贵街至腊戍。一路上岳昆仑没看见几个缅甸人,所有部队经过的城镇,缅甸百姓已经逃空,举着小旗子站在路边热情迎接的都是华侨。路上华侨设了很多站点,里面向国军提供免费的香烟、面包、糕点,还有一种涩嘴的苦茶。岳昆仑看周简喝得美滋滋的样子,也上去接一壶,结果喝一口就喷了。

“啥玩意,中药?”岳昆仑拧着眉头问。

“哈哈……这是咖啡,你得兑着牛奶和糖喝。别糟践了,这东西喝了提神,不打瞌睡。”

岳昆仑用舌尖再舔一下,还是觉得苦。部队进了缅甸后,岳昆仑就开始吃不习惯,虽不再像在保山一样吃霉米,可炊事班发的都是罐头、饼干。罐头上印着洋字码,用刺刀撬开,黏黏糊糊一股子洋人的膻味。听连长说,入缅远征军的全部后勤补给都由英国佬提供,英国佬很不情愿,经常拖拉着不给汽油和军粮。

到腊戍那天是三月一日,城市空荡荡的,街上的店铺关门闭户。车队直接开去了腊戍火车站,部队要在那里换乘火车。岳昆仑跟着大伙从车上跳下来,一眼望见热情洋溢的欢迎华侨和火车站上堆积如山的物资。

“我的娘诶……这么多东西!随便让我拉几车回去我就发了!”田永贵瞪着火车站广场上无边无际的货柜,咕咚吞口唾沫。当时国内物资紧缺、纸币贬值、物价飞涨,很多人冒着风险从滇缅公路拉货到昆明贩卖,跑一趟有几番甚至几十番的赚头。这些人中很多是国民政府官员或军官,大肆利用职权倒卖美国援华的宝贵军用物资,昧着良心大发国难财。

“净做白日梦!”班长杨玉成踢一脚田永贵的屁股,侧过头问边上的周简,“你学问大,这里咋这么多物资?”

“腊戍是滇缅公路在缅甸的中转站,中国所有外援物资在仰光上岸后用火车拉到这里,转用汽车经滇缅公路运到国内。”在保山的两个月,周简详细了解了缅甸战局,几个参谋让他折腾得不胜其烦,看见他就绕道走。周简没有告诉他们,腊戍还是极其重要的战略枢纽。后来日军第56师团主力,在几天之内完成了迂回缅北的千里大奔袭,就在远征军向腊戌方向集结的时候,日军占领腊戍,无数在腊戍来不及运走的物资落入敌手。

一连在月台上列队等候598团主力到达,华侨们手拿小旗,满脸笑容地挤在月台两旁,一幅“欢迎祖国远征军”的巨大横幅标语在他们头顶猎猎飘动。

“长官!我们是中国人,你们需要翻译吗?我们愿意随军,打杂也行!”人群里的华侨青年冲连队大声地喊。

“叔叔,你们要买东西吗?我领你们去买。你们不懂缅甸话,买东西会吃亏的。”一队小学生涌了上来,一个小女孩牵着岳昆仑的手问,稚嫩的小脸上是认真的神情。

岳昆仑摸摸孩子的脑袋,黝黑瘦削的脸上露出微笑,他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个中国人,感受到中国人如此强大的凝聚力。

“敬礼——!”段剑锋笔挺地立在队伍前方,一声膛音喝出,同时双脚一并,“啪”地向华侨们敬上一个标准的军礼。全连官兵“哗”地举起右手,一双双手有力地举在额前,一张张脸刚毅地望向人群。人群沸腾了,“远征军万岁!祖国万岁!”华侨们热泪盈眶,声嘶力竭地欢呼。这些漂泊在异国土地上的游子,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身体里奔涌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