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 (第1/4页)

就像他不愿意用举报这一套来对付储丰,不仅因为利用对手的短处来打击对手是官场大忌,一旦东窗事发会被视为“政治”上有问题,还因为在他自己的内心里,举报这类事多少有点yīn谋的成分,在他的意识深处,他还是喜欢阳谋为上。

如同当初调查翁灿辉一事,即使到了最后关头,他都没有最终把手里掌握的东西抛出来,就是因为他不想与翁灿辉之流沦为同一类好使yīn招的人。

虽然参加工作以后,父亲与他探讨官场问题的时候,一再用自身教训告诉他,要想做一名久经考验的官员,必须要将阳谋与yīn谋合并为谋略,要训练自己拥有一颗坚硬的、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困扰的心。

但是,他还是不能抛却十几年学校传统教育在自己身上刻下的痕迹,他总是用各种信条制约着自己的行为,告诫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

尤其,相比父亲经常用到“官员”一词,他更喜欢用“干部”这个词,他的观念,始终不愿意将自己的仕途与旧时代官员的仕途混为一谈,唯有如此,他才会觉得活得有意义。

当激愤令他在陈运来面前做出打垮储丰的决定时,他是的的确确扔开了一直以来套在自己身上的条框制约,完全以一个普通男人的立场,想要对一个伤害自己家人的对手采取行动。

整整一天,他把自己锁在办公室,任由满室的烟雾包围着自己。

长丰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兰芝又令他陷入了围困。

离开长丰时,他曾经思考过在长丰的得失,他觉得自己是侥幸的,那样一路走来居然没有被打趴下,反而一步步升了上来。

他不相信自己能一直这么幸运!

所以,他总在在总结长丰工作期间各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唯独没有总结过自己在仕途安身立命的经验教训。

这是因为他的经历实在还太有限,有限到他时常认为根本不具备典型的总结价值,而且他一直很自信地认为,只要他把工作做好拿出成绩就能打败一切对手,瓦解一切不利因素。

直到此时,他才注意到,官场不是和平安祥的童话世界,它像其他任何地方的职场一样,具备了有人就有是非纷争的最大特点,如果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他不但不能走得更远,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连累家人、朋友受牵累,陈运来的致残、雷云谣的流产不育,就是活生生的教训。

想至此,孟谨行忽然脑海划过一道光亮,大有顿悟之感。

如果他不能让自己在仕途走得更远,又何来为民谋福祉实现理想的机会?

权力永远只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要想让权力发挥应有的价值空间,他除了不断地令自己强大,站稳走稳每一步,几乎不可能真正获得掌握权力实施抱负的机会。

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要打破心的壁垒,拥有更完整的世界观。

孟谨行轻轻吐出一口气,走到窗前,打开紧闭的窗户,将满室的烟雾放出去,同时抽动鼻翼深吸着窗外涌来的新鲜空气。

“真好!”

他喃喃地说了一声,像是在说新空气给他带来的舒爽,又像是在说放下心头包袱带来的轻松感。

第二天一上班,孟谨行就按陈运来最初的提议,提出休假。

唐浩明得知孟谨行要请假,虽然很不愿意在这个当口放他,但考虑到国人都重子嗣,孟谨行生在官场几乎不可能因妻子不育而离婚,此后面对的将是一生无后,放在任何人身上都需要时间来抚平伤口。

而且,再有几天就是chūn节假期,孟谨行休假无非就是不参与chūn节的一些慰问活动、值班等工作,倒不如就让他休息一阵,调整一下心态。

储丰知道这个消息的态度就大为不同。

他一直在担心孟谨行背后使坏报复,现在看来,这个年轻人的心理素质也不过如此,突遭变故之下,还是选择逃避回家自个儿舔伤口去了。

这让储丰紧绷了两天的神筋一下松驰下来,他第一次对孟谨行露出了和颜悦sè的表情,“你到兰芝后一直马不停蹄地工作,是该好好放松休息一下!放心,工作上的事大家都可以分担。”

孟谨行岂会看不出储丰隐藏在笑容背后的得意?又岂会听不出他话的一语双关?

所谓“大家都可以分担”,就是告诉孟谨行,他在兰芝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没有他,兰芝的天不会塌。

孟谨行告辞出来没做任何停留,直接回县招收拾行李后赶到医院,与早已收拾停当的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