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却视我等睢阳旧部为草芥!”

“李将军,等本座占了这睢阳,你的心头之气不是消了!你看,我们如何攻占这睢阳城?”

“几经攻战,城内士卒剩五千,尹大人挥师南下,拥十数万之众,得睢阳指日可待。城内有一郎将田秀荣,是末将的兄弟,向来关系很好,拜过把子,说好共富贵的。我派个人去和他约定,来个里应外合,打下睢阳城不在话下。”

“我盼就盼睢阳城能有个缺口可攻,今天终于盼来李将军。李将军能如此出力,着实让尹某感动,你去办!等打下睢阳城,记你首功,向大燕皇帝举荐你做睢阳太守!”

“只是田秀荣和我都是许远的部下,旧主许远为人仁厚,曾多次有惠于我和田秀荣,我怕田秀荣绕不过这个坎子!”

“这个好办,许远若能投诚,加官晋爵;若不投诚,我保他不死。田秀荣么跟你一样升官,你尽快去办,争取更多的人来投诚!最好是许远能策反过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上策!”

李滔听尹子奇如此定夺,便喜出望外,自不敢怠慢,趁双方处于对峙状态不敢轻启战端之机,就秘密派亲信潜入睢阳城和田秀荣商量开城投敌之事。

睢阳城正北门,这城上是张巡和南雷二将镇守,而这正北门当值的是田秀荣将军部众。这田秀荣本属许远手下勇将,正北门首对贼军,万一城门攻破,骁勇的田秀荣也可以拼杀一阵,张巡如此安排也是人尽其用。李滔正想利用田秀荣这一特殊位置,来个里应外合,开城门献睢阳城。

李滔派亲信潜入睢阳城中,秘见田秀荣。田秀荣一开始不信,但见李滔手书,先是称兄道弟,情真意切,再说兵临城下,螳臂当车,死忠是愚,诸如等等,知是情况属实。于是田秀荣和李滔约定农历三月十二尹子奇出兵来攻,趁人不备,来个里应外合,开门献城,引敌入城。

这许远作为睢阳太守,为人仁厚,部下受其恩惠者不计其数,甚得人心。田秀荣的部下多半跟许远有渊源,受过他的接济不少,自安史之乱后,更是亲随作战,因此田将军部众对许远感恩戴德的不在少数,一听说田秀荣图谋投敌叛唐,就有人密报许远。

许远倒也老道,知李滔投敌已无挽回,而这田秀荣不可再生变,于是秘而不宣,待查明情况,交由张巡定夺。这许远历来器重李、田二将,李滔性格多疑,亦反亦复也属正常,而这田秀荣鲠直率真,怎么会通敌谋反?会不会是尹子奇的离间之计?许远派人前往调查。有人来报,确有李滔亲信住在田秀荣处,而且是有约定三月十二开门献城这事。许远确认无误后,就到校场虎帐找张巡说明了事宜。

张巡认为秘而不宣为上策,决定阵前挫败这场阴谋,当着两军之面处决田秀荣。

尹子奇按李滔之计,认为一切安排妥当,于三月十二再次聚兵睢阳城下。尹子奇老谋深算,心想这难叩的睢阳城门,今天,就在今天将从里面打开,迎接他们进入睢阳城。他今天稳坐金鞍,胸有成竹的注视着眼前的睢阳城。

睢阳守军早已习惯作战,闻贼来犯,都一一到位,准备应战。

只见城外黑压压的贼兵,越聚越多,传令兵已按尹子奇的命令,排兵布阵,骑兵都已列位马边,就待一声令下,全军而上。贼兵表现出来少有的沉稳,秩序井然,看来谁都知道今天有大的事件发生。他们等待这一个时刻,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未待尹子奇擂战鼓,号令全军推进,张巡便大声喝道:“立宣田秀荣速速上楼来!”

田秀荣见战事未开,而主帅传令上城,知是此去凶多吉少,不由背脊一凉,慌作一团,但又不敢违背命令,只有硬着头皮走上城头。

城下贼兵主帅尹子奇本已一切准备妥当,就待手一挥,战鼓响起,就可全军而上。不料,这内应田秀荣竟被传唤至城头。他知情况有变,便静观其变。战斗突然凝止了,双方陷入了沉寂,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了睢阳城头。

居高临下的张巡,沉着冷静,应该说是面无表情的沉静,等待着田秀荣的前来。田秀荣心虚不已,心想“行动败露了?但这几天好都很平静,还是平常的调兵遣将?”是不是该立即行动,调转矛头,开门降敌?但约定之时未到,尹子奇不要说已经攻至城下,甚至连战鼓未擂,时机尚未成熟,而且这张巡老谋深算,像是留有一手,说各城门守将轮值,宣我上城时,已另派他人接管城门。想到这里又看到这些,他双腿有些不听使唤了。他知道我是军人,许大人于我有大恩,冲锋陷阵不曾怕过死,也参与了奇袭啸虎道,斩敌将五人,杀敌不止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