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 (第1/4页)

但舒钰儿自从知道了公公婆婆的下落之后,就把这条商路在这儿拐了个弯。理由是,顺便开辟了木刺夷派控制区域的商路。给公公婆婆的东西,自然就送了来。这样做另外一个好处是,商品是从紫云庄发出的。原本那儿就是赵家对外的商业集散地,自然更加不引人注。

说到舒钰儿,赵纬南是十分满意的。首先那是自己的盟弟颇有些关云长风范的舒柏安的女儿,其次几次的来信问候之中,也显出她是一个聪慧过人而又懂得孝敬的儿媳妇。

此刻,赵纬南想写的信,却是写给舒钰儿的。他想说的是除过要替他多多孝敬娘亲之外,还想说的是根据木刺夷派的情报,金帐汗国的蒙古大军入侵在即。而且根据情报,打伤了阿米娜的师志冬此刻不知去向,怀疑已经在黑衣大食某处建立了接应的势力,望舒钰儿关注云云。

统共就这些内容,只是此刻赵纬南却是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只是想着娘亲的模样,即有一种想要淆然泪下的感觉。直到此刻他依然记得,在那时全家逃到这里,父亲因为母亲曾经的奸细身份,骂她、打她、辱她。

记得幼时的自己,受到乡亲的淳淳告诫却是要对父亲——爱他、敬他、护他。赵纬南起初不理解,在他武艺初有小成之后,不知道多少次怀上揣着尖刀,却想要一刀解决了赵竑。

然而,随着时这境迁,赵竑胸中的那股怨气却慢慢的消散了。对三娘这真正爱着他,愿意与他一起流露异国他乡的女人另眼相看。至于曾经的王妃以及其他人,都在赵竑离开大宋时改名换姓的逃离他的身边。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乡亲三娘最终可以在父亲临终受命,做赵家的掌家,又立了下那样怪异规矩的原因罢。

只记得父亲那早花的头发,以及不展的愁眉。算起来他此生的好日子,恐怕除过做皇储的时日,以及身体渐差时,才与母亲抛却前嫌重又琴瑟合鸣之后的日子。而那时,自己却已经长成,不但武艺、文才其他所有都略有小成之际。

此刻回想起来,倘若父亲还在世的话,看到自己拓展的几个庄子,看到他的孙子如今如此之大的事业,该也可以告慰先人了。手中担着钢笔,喝着来自费莱凯岛舒钰儿孝敬的美酒,心中的思绪却是如此遥远而又凌乱。

“母亲大人在上,儿纬南百拜敬上……”

可随即赵纬南又把这张纸揉掉。

如果说以前是因为通讯的问题,不能把这种消息送出去,那么现在已经没有这个问题。但回头一起,自己在这里这么多年,与母亲一言不通,此刻倘若信到,她老人家心中该是何等的滋味啊!

手中蘸笔在墨水瓶中重新蘸过,再度提起笔来的时候,收集人却已经变成了舒钰儿。

“……你须设法把消息告诉伏波,金帐汗国的蒙军似有南侵之像。据萨莱城探子消息,似有人在为蒙军提供大量器械装备,使蒙军战力提升颇强……”

这些消息在赵纬南这里已经不是一天了,此刻整个木刺夷派已经在进行大战的装备。倘若蒙军不渡海而争之,则必与木刺夷派大战,或可拖延到黄沙城之日。但赵纬南怕的是,蒙军之势渡海与陆路齐头并进,则黄沙城与木刺夷方向往来救援就恐怕不及时了。

这时赵伏波的母亲娥吉塔妮,静悄悄的坐在赵纬南身边。不明为他添些酒水、为他装上烟斗。大约这才是赵纬南喜欢她,甚至没有埋怨她使自己困于此处的原因!

172章 你不必担心

的确,正如同赵纬南得到的消息一样,金帐汗国的蒙古军正在准备南侵。实际这时所谓金帐汗国的蒙古军,已经不再是最早的,成吉斯汗时代纯正的蒙古军了。

除过蒙古军之外,还有其他的色目人(金、夏)还包括罗斯(俄罗斯)钦察草原的原住民,以及最低等的汉人。不过先锋却是由蒙古军队担任的,他们也是最早装备上费莱凯岛上盔甲的蒙古军队。

费莱凯岛上的外贸型盔甲,是冲压成形的薄钢甲与山文字甲的结合。比起蒙古人过去惯用的牛皮铁页子甲也重不了多少,原本对于他们的蒙古种马是一种压力。

但当赛因汗拔都得到了钦察草原之后,与这儿的马种相交之后,一种耐粗饲而又耐劳累的马种出现。之所以在侵占了这儿之后,赛因汗拔都停顿了如此之久,便是因为马种更换的耽搁。

当骑上了高头大马上的蒙古兵,穿上来自费莱凯岛的盔甲,执起滑轮弓与中华槊的时候,整个骑兵的气势立即就不同了。此刻无论是进行骑射,还是进行使用中华槊的冲击,使用斩将刀的搏杀,这样的骑兵队都够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