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部分 (第1/4页)

些,但比起蒙古人的屠城,还是要仁慈的多。因为蒙古军的屠城,往往针对的是平民。而投降的军队,往往成了蒙古军的一部分。

但“华夏军”的手段不是这样,他们杀的是反抗者。谁反抗就杀谁,谁带领反抗就杀他全家。而且对于对方的军队、军官、官员、贵族没有任何优待,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签了为期30年的卖身契,不然现在就杀了直接倒峡谷里。

随着清理行动的进行,靠近峡谷这儿,又一队大车出来。这些6轮的马车后面,还跟着另外1000名士兵。不用问前面又是一个使用大量马车以及2000名士兵控制的防线,但以郭侃的分析来看,恐怕今天“华夏军”的进攻不容易进行了。因为那些架在山上的,射程极远的火炮。这时还在一点点的从山上向下挪。

不过他很快就知道自己错了,截止目前他还不知道,“华夏军”可装备了不止一种火炮。原本就在山道上的“轮回II型臼炮”,这是重新被请回到马车上,然后以四匹“工作马”的拖曳下,跟着步兵的战车前进。它们开火的时候,从木板搭的斜坡上滑到地面,行动的时候被拖回到车上行动。

看着那些在马车上的“轮回II型臼炮”,郭侃彻底服气了,因为这样的军队已经完全不是他所认识的军队的样式!

152章 他们反水了

随着又一队步兵马车前移,另外一道距离那道断崖1200多米左右的“车墙”又竖起来了。车后从马车上用两道铁轨“滑”到地面的“轮回II型臼炮”,张着黑洞洞的炮口。炮手们则在马车上,准备操纵火炮。“轮回II型臼炮”的射击是有些意思的,大车车壁四周的是炮弹,炮弹下面的受到一定装甲保护的是发射药的生丝药包。

作战的时候,炮手把药包塞进炮口。另外一个则用一个推杆,把药包推到炮膛里。地面上的炮手则在击发装置里装一枚散弹枪的空包弹,另外扳开扳机就做好了一切的准备。车上的人,把圆椎形的炮弹推进炮口。相对精密的炮弹在弹身上有气密环。使用弹性极好的牛筋,外面用防火材料制造的“O”形所密环,为炮弹提供了足够的密闭。这是“轮回II型臼炮”的射程,能够多达1500米的原因。

射击的时候,底下的炮手用力拉发火绳。解除保险,扳机击中弹壳的底火,底火引燃生丝药包里的火绵,然后炮弹被发射出去。而车上的人,则会蹲在下来,以避免火药燃气的冲击。

在这里得说一句,“轮回II型臼炮”的马车进入阵地的时候是倒着的,即装药的时候炮口向后,装完弹之后才会调转炮口并调整射击角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安全。

“我的天哪,这些个王。八。蛋……”

赵河看着刚刚的尸横遍野的战场,这时已经被主动投降,并签了30年卖身契的人全都清理干净了。他们脱掉身上的盔甲拼命工作,一些骑着马的骑兵,用手里的鞭子以及腿侧的手枪,来“帮助”他们有更好的劳动态度。请注意一下,随着沿海的海商,不断为华夏添加的人口。“华夏军”已经不再需要太多的阿拉伯人与欧洲人,现在这些人都来自于欧洲以及阿拉伯的,愿意放弃一切信仰,只信奉华夏帝国皇家的人加入。

其余的补充,全部来自济州岛上经过初步训练的青壮,以及沿海的海商们用来换货物的宋人。不得不说,大宋的官员们实在是非常混蛋,横征暴敛他们是有些本领,但真正与异族开战的时候,一个个都吓得屁滚尿流。虽然说大宋的一些武将还有心对抗蒙古人的入侵,但武将们在大宋的地位,比起文官们可要低得多呢。

抑武扬文最S。B的举动,唯一的好处就是方便统治都们统治整个国家,至于说对外征战的时候,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征个屁啊,能不被人抢就不错了。

在华夏岛上就不是这个模样,武人的地位比起文官们差不了多少。甚至在对外的时候,他们比文官更有发言权。毕竟在所有的历史时代里,只要科技足够先进,战争打起来总会是有利益的。但前提是,国家的领导人懂得——“过去人类打仗是为了土地,但今天科学最重要。战争可以赢得土地,但无法赢得科技。今天的战争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学校。”

不管在大宋或者蒙古人,又或者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是不是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但赵伏波懂得。而且这来自马丁的话,事实上是来自未来的,那们以色列总统佩雷斯。这一句话可以说是门道尽了战争以及国际政。治斗争的真谛。

输羸根本无所谓,而唯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科技发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