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部分 (第1/4页)

“不好找也要找,红英,我希望你要明白,这始终是汉人为主的国家,所以……”

这是许多已经加入“华夏帝国”的,尤其是读过圣贤书的人的想法。蒲金书的表达,也符合那些读过圣贤书的人的想法。不过这种想法,不符合新生代的看法,而崔红英下面的话,却是此刻流行于整个“华夏帝国”的想法。

“这件事,夫君我的看法是,这是华夏人为主的国家。固然华夏人中汉人很多,但陛下也说过,我们是拿来主义的民族。谁的本事好,我们就拿来用。求富、求强、求科技,才是我们华夏人的文化,我们的文化就强者的文化!”

崔红英的话里,充斥着自豪与骄傲。也是科技发达的“华夏帝国”完全有资格这么说,因为未来的世界已经不在其他人手中掌握,而是彻底掌握在了“华夏人”的手中。

至于像是贾似道这样的人,妄想阻止这新的变革,无疑逃不过审判!

97章 严酷的法律

“陪审团有结果了吗?”

穿着带大称的法官袍的法官,侧转着头询问陪审团成员。与他一起,负责辩护的状师与负责起诉的检查官,这时都拿眼睛望着坐在陪审团席位上的那些普通人。他们可不像是这些法庭里的其他人那样,懂得不少的法理又或者说深刻的道理。他们不知道,他们也许等完了事,就会继续去卖他的菜,又或者说干他们的营生去。

是的,这就“华夏帝国”在这个世界上独独一份的陪审团制度。他们可以本着“华夏人”的最基本道德良知来判断被告是否有罪,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华夏帝国”这是受到严格监督与保护的制度。

比方说,有人威胁陪审团任何成员,无论威胁是否成功,施行的一方无论罪轻罪重,都将被判处绞刑。而且所有知道此事,并隐瞒不报的人,同罪,绞刑。与此相对应的,还有对于证人的保护。威胁证人,无论以任何形式威胁证人,绞刑。而且威胁一方的当事人,绞刑。

而且以上的绞刑包括了没收直系亲属财产的附加刑,也就是说犯此类罪的人,都会受到极严格的处理。就算是一个官员被人不实举报,同样没有资格一威胁对方,或者说打击报复。因为那样的结果,就变成了威胁证人,结果就是绞刑并处没收直系亲属财产。

对于诸如此类的事情,《华夏律》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甚至是非常严酷的规定,为何如此,这还源于建立《华夏律》体系的时候,马丁与赵伏波的讨论。

“在未来华夏帝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必须要使用严酷的法律。比方说,一件事情发生,能够造成道德滑坡。如果用数值表示每人滑坡1点,放在2亿人口的国家里道德下滑2亿点。但在一个200万人口的国家里,只不过区区200万点而已。又假如,每100万点会造成1点社会问题,那么200万人口的国家不过会造成2点社会问题。但一个2亿人口的国家会有多少社会问题?”

这个假设看起来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诸位可敬的读者,如果回想一下某些案例,应该能够得到更多的领悟。

贾似道这时站在被告的铁笼子里,他的心中已经绝望了。其实这件事还怪他,因为在庭审的第一天时,他惊讶的发现陪审团里面,净是些看起来没什么学识的平民时,他叫了起来。

“救我,救我,没有罪的话,我给你们一人十万两雪花银!”

结果,想必根据上面的解释,大家就应该知道他的结果了。在审判之前,他的状师就给他说过,他死有余辜,但也许能够替他家里人保留财产。甚至也告诉过,不要和陪审团说话,尤其任何引诱、威胁的举动,都会让和他的家里人失去一切的。

然而贾似道不相信,这天下有这样的法律吗?就算他的状师告诉他,会替他说话,他依然不会相信他的状师。在庭审第一天之前,他已经告诉他的状师,他可以拿得出几百万两银子,可以买得动所有的人。

“贾先生,我得告诉你,这里是华夏帝国,这是一个法治顶天的地方。包括陛下在内,都要受《华夏律》的管理和制约。所以我奉劝你不要对任何人说这样的话。因为那会害死你自己的,在华夏帝国行贿、索贿、受贿的行为,都是绞刑并加判直系亲属没收财产的。你不想让你的家族一夜之间变成穷光蛋吧!在这件事我能帮你,但你一定要按我说的去做!”

然而贾似道还是太过于相信他财富的力量了,当他冲着陪审团喊了那一嗓子之后,别人没被他惊住。最吃惊的是为他辩护的状师。因为他知道,就算是陪审团随后判他无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