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杏屑改兜兀��放#�业阑顾阋笫担��曰褂杏嗲��樾闳�潦榭夹悴拧�

天王洪秀全

说到考秀才这件事,实在是洪秀全心中永远的痛,把他给害苦了。小时候的洪秀全还算聪颖过人,十三岁就通过县试当上童生,取得考秀才的资格,但秀才这道坎,愣把洪秀全活活逼上绝路!

现实总是残酷的,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中,金榜题名的能有几个?洪秀全在最基础的考秀才这一关上,就狠狠跌了跟头:从十六岁那年开始,他老人家连考三次,成绩是一次比一次差。最为可恨的是,每次初试,洪秀全的名次总在前十,但到院考复试的时候,却总是无一例外地落选。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初试名列前茅,复试给刷了下来,心中的愤懑当然可想而知。是天意弄人吗?不是。从洪秀全留下的诗词作品来看,广州府的主考官是公正的。要是不信,看看洪秀全的大作就知道了,什么“手提三尺定山河,四海民家共饮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等,言语粗鄙俗套,而后来天王在天京留下大量的打油诗歌,读来更是让人喷饭不已。

据后人总结,县试考童生和府试考秀才,最重要的是文才要好。正因为如此,文才出众、“笔端常带感情”的梁启超才会在十二岁就考上秀才,十七岁就中了举人。就洪秀全当时的文笔,考不上那真是一点都不冤。

屡屡落第的洪秀全,没有那样的耐性,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他继续读书。由此,洪秀全对这个狗屁考试和清王朝恨得牙直痒痒。他撕了那些圣贤书,满腔怒火地发誓:“再也不考清朝试,再也不穿清朝服,老子以后要自己开科取士!”

这活脱脱就是一个顽劣学童的形象。

不过,最后他还真做到了。打下天京后,洪秀全果然自己开科取士。只可惜,洪秀全因考不上秀才而恨上孔老夫子,所到之处砸孔庙,烧儒书,那些自小熟读孔孟之书的士子们,避之还唯恐不及,哪里还敢前来应考呢?!没人来考,最后就强索那些读书人去应试,甚至逼出人命。刘邦当年也不读书,拿儒冠当尿壶,但经人点拨后却对知识分子礼敬有加,这也许是刘邦开辟三百年汉朝,而洪秀全十一年就倒台的原因吧?

知识分子的支持,太重要了!

洪秀全当然没有那份洒脱,考试的失败让他得了一场大病,四十多天里高烧不止。在昏迷当中,洪秀全做了一个梦,梦见黄衣童子来到他床前,并用轿子把他抬上天堂,看见一个身着龙袍、留着金色胡须的威严长者,将他的肚腹剖开,把污秽的内脏洗涤后重新缝入。

随后这个身材高大的长者自称是他的父亲,并告诉他妖魔正在祸害人间百姓,要洪秀全去与妖魔决战,于是洪秀全舞着宝剑,杀向人间,他的兄长耶稣则手捧金印,发出火光,令妖魔丧胆。

昏迷中的洪秀全,经常高呼“杀妖”!家人以为他得了神经病,大为惊恐。后人常常以为这个梦是洪秀全和冯云山为了欺骗会众而编出的一个神话,但从洪秀全多次引用来看,他可能的确是做过这样一个梦。梦的原型,可能来自于他曾经浏览过的一本宗教小册子,尽管他当时可能没太在意。人发烧时出现幻觉本不稀奇,洪秀全此次劫后余生,对梦见的东西深信不疑,也属正常。

高烧退后,洪秀全却又恢复了正常,拿起儒家课本准备再次赶考。但很不幸的是,第四次又告落榜。自此以后,洪秀全对考试彻底死心。1843年他联合好友冯云山和堂弟洪仁��戳⒘恕鞍萆系刍帷保�孕邢蠢袢虢毯蟾沙隽艘环�迷铱资ト伺莆坏拇蟮ㄐ卸�5�牵�庵止�ば形�詈蠛Φ煤樾闳��邮Φ姆雇胍哺��伊恕�

凡人洪秀全,缘何上梁山(2)

丢了饭碗后,洪秀全便和冯云山离开老家,到广州一带开始了一边贩卖笔砚,一边传教的游历活动。但由于广州一带的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洪秀全粗浅的宗教理论根本就吸引不了人。

失望之余,二人决定溯西江而上,去广西继续发展。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夏天,两人来到了洪秀全的表兄王盛均所在的贵县赐谷村传教。但由于他们为了宣传上帝,制造影响,把当地祭祀的“土神”给砸了,引起当地人的共愤,二人只好狼狈离开,洪秀全灰心丧气地返回了老家花县。

和洪秀全不同的是,冯云山是个实干家,为人坚忍不拔,凡事不肯轻言放弃。在洪秀全返回老家后,冯云山继续留在广西桂平一带,一边教书糊口,一边积极传教,教化了杨秀清、萧朝贵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