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灾稳ā焙蜕扯矶酝饷晒诺氖导士刂疲�踉贾校�扯碇怀腥狭酥泄�酝饷晒诺摹白谥魅ā毙槊��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了却恩怨,中俄领土止争端(3)

1914年6月,俄军又侵入唐努乌梁海地区,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唐努乌梁海地区归俄罗斯所有,强行霸占了我国十七万平方公里领土。对于这些被侵占的地区,不仅当时中国的北京政府未予承认,以后的历届中国政府也从未声明放弃对这一地区的主权。

多行不义必自毙。沙皇的倒行逆施终于引发了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苏联政府多次宣布废除沙皇政府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侵占的领土。

1924年5月,中华民国(曹锟大总统时期)和苏联在《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规定,协定签字后一个月内,双方举行会议商订解决所有悬案的详细办法。两国政府同意在上述会议中,将中国政府与前帝俄政府所订一切条约概行废止,根据相互平等原则及苏俄两次对华宣言的精神,重新订约。

但令人扼腕的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时期,内政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刚签订几个月,我们的“贿选总统”曹锟,很快在军阀混战中被赶下台,上台“临时执政”的是接替者段祺瑞,而又过了一年半后,北伐战争爆发了。从1912年到1928年,北京的内阁就像走马灯一样,总共换了38届,这些外交事务也基本上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

苏联人也不诚实,后来不但没有遵守《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反而将之完全推翻。1925年5月,苏联为获得日本的承认,认可了1905年的《日俄和约》(即《朴茨茅斯和约》),完全违背了和中国签订的《悬案大纲协定》精神,和中国的领土争端问题,就这样不了了之。

1921年7月,蒙古上层王公与蒙古人民党在苏联红军的支持下(当时已经进入外蒙古),宣布“独立”,建立“蒙古国”。消息传来,国内各民间团体、党派纷纷发表宣言,致电当时的北京政府,反对蒙古王公贵族分裂祖国的倒行逆施,并谴责苏联对外蒙古的武装占领。北京政府也发布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谴责外蒙古企图分裂中华民国的行径,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但也只能仅此而已。

1945年二战结束前,在斯大林的坚持下,蒋介石被排除在雅尔塔会议之外(这就是英美中在雅尔塔会议之前召开开罗会议的原因)。斯大林之所以不想让蒋介石参加雅尔塔会议,表面上是认为中国不够大国的资格,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让中国参与有关蒙古问题的讨论。雅尔塔会议的结果,美英两国最终同意了苏联维持外蒙古“独立”现状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前往苏联访问,开始时很受斯大林的冷遇,据说进行建立同盟的谈判前,苏联提出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新中国承认蒙古独立。尽管中苏后来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但谈判中的不快当事人记忆犹新,这也许是构成后来中苏交恶的最初起因。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和东北铁路的管理权。但当中国提出解决蒙古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时,遭到了赫鲁晓夫的断然拒绝。而此时的蒙古,早已投入了苏联的怀抱。

20世纪60年代的中苏交恶,导致了两国边境出现非常紧张的态势,苏联人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威胁着中国的西部和北部边疆。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人甚至全面越过“条约线”,偷偷摸摸地把边界向我方一侧推进,导致中苏边境小规模的冲突不断。

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让中苏矛盾发展到顶峰。珍宝岛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中国一侧,从1967年到1969年初,双方巡逻队在岛上冲突不断,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和火箭炮,我军使用了反坦克炮、无后座力炮、40火箭筒等轻武器和岸上的纵深炮火,双方展开猛烈的争夺,互有伤亡。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势力开始日渐减弱。1986年7月28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发表讲话,承认中苏两国存在边界问题,并表示愿意按照国际公法,合理解决两国间的边界问题,共同建设一条和平边界。对此,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做出了积极的回应。由此,中苏边界谈判开始走上正轨,并成立了联合勘界委员会,逐步展开勘界立碑工作。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了却恩怨,中俄领土止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