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4页)

杨兮若哇的一声扑在刘三的怀里,失声痛哭:“我想忘了你,可我做不到。我做不到啊。三哥,不要丢下我,你让我做什么都行,就是使唤丫头我也愿意。三哥你就留下我吧。”

“好,好。”刘三忙不迭的点头,唉。丫的老子怎么桃花运如此旺盛,还真是累啊!成名的女人有烦恼,成名的男人何尝没有烦恼呢?

刘三大言不惭的一双大手在她背后摩挲着,眯着眼享受这这一切。入手肌肤弹性十足。少女的芬芳直透鼻内,让刘三心中犹如猫爪,骚性大发!

“乖乖,小兮若,站起来,让大人我看看!”刘三把杨兮若板正了脸,看着梨花带雨的小丫头儿,一脸的潮红羞涩,不堪挑逗的样子。让刘三老怀大慰。

“小丫头?”

“嗯!”

“现在几时了?”

杨兮若被刘三的胡须蹭的有些不堪忍受,娇喘吁吁的道:“属下不知!”

“刚才我吩咐的你要随时听话,你做的到不?”

杨兮若朦胧的睁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郑重的望着刘三,点了点头:“做得到!”

刘三心中大汗。娘的,老子发达了。军营也是春色无边。这不是折磨老子的定力吗?

刘三咳咳一声,老脸通红,倒有些不敢挑逗着小丫头了。

唉,都是老子迷人惹的祸呀,谁让小爷我如此的风度翩翩呢?张的帅了不是我的错啊?看着一副逆来顺受的杨兮若,刘三心中大发感慨,这是在后世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居然就活生生的发生在自己面前了。

放在后世,打死他也不相信。老子居然如此受欢迎?

“兮若小乖乖!来,给三哥笑一个!”

杨兮若羞涩的抬起头来,朝刘三笑了笑。

刘三哈哈一笑,一把把杨兮若揽入怀中,老怀大慰道:“卖笑果然也是大有风情!”

正文 174:西安县!

更新时间:2010…12…7 12:44:01 本章字数:1688

次日一早,军营中号角响起,刘三这才恋恋不舍的出了军营,在‘亲兵’杨兮若的服侍下洗刷完毕,披甲跨马,随着大将军牛奔和冯浩、张海涛等一干千夫长浩浩荡荡的朝临淄郡进发。在沁阳耽误了三天,虽说是雨天误事,但毕竟也收复了当地的无赖流民,也算是功德圆满。

说到临淄郡,不由得刘三唏嘘不已,他自临淄而起,又复归临淄。到底是绕不开这里的沟沟坎坎。

临淄原本是齐国的古都,齐国被大秦所灭。属于现在的山东半岛,号称齐鲁大地,是礼仪之邦。说到临淄,就不由得要提起稷下学宫。当初齐国的稷下学宫,就是当时百家争鸣之地。稷下学宫是齐国时官办的学府,始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人们称稷下学宫的学者为稷下先生,随其门徒,被誉为稷下学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稷下学宫,是当时古代唯一一座真正的大学,第一所学术思想自由学科林立的高等学府。可惜随着秦军的东进,毁于一旦,再也不复百家争鸣的盛况,此后几千年尊儒尊孔,万马齐喑,无数文人学士被禁锢在苦涩难懂的八股文中,再也无法自拔。多少风流才子,多少文人墨客,挥洒自如的思想被禁锢,自由被剥夺,想象力的翅膀被扼杀。古老的神州大地第一次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压抑。

这些都是刘三前世听某些白天教授晚上野兽的人说的,一个名叫千家讲坛的地方出了一大批前知五千年后知2012年的鬼才。如此多的节目也让刘三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成了大发无聊时光的唯一好办法。

拨马持缰,望着滚滚而去的小清河水,刘三感慨万千。等老子平定了血莲教,再在这齐鲁大地开办起稷下学宫,万人激辩,百家争鸣,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盛况?把自己脑子中能记得的一些农业和工业知识,写就出来,让这些喜欢研究学问的老夫子们散发下余热,青少年少泡点妞多学点东西,若千年后,九州大地该是如何的一种盛况?恐怕人类文明的中心,依旧在围绕着东方打转吧?

刘三正站在河边骚性习习,一张风骚无比的脸庞说不出的意气风发。牛大将军已经开始了誓师大会。

此时的临淄包括广饶地面的千乘、乐安、琅槐、钜定、西安四县。现在西安县(今桓台县)已经被血莲教攻占,成为血莲教的老窝所在。

临淄郡的王爷赵超然和赵成威听到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