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 (第1/4页)

夺得皇帝宝座后,苏鲁帝国在对待巴特菲力的态度上发生了微妙变化。

像星盟、查尔斯联邦这样的国家,因为民众对于信仰,对于生命,对于尊严的认知相近,在某些方面并不会出现利益凌驾于良知之上这样的事情。

就好比星盟议会那些老狐狸算计“晨星铸造”,其目的更多的是为让星盟更加强大,不受外人欺凌,让民众可以挺起腰杆,竖直脊梁做人,获得生命本身该有的尊重,而不是出于原始野蛮的个人利益,想着捞取政治资本,加官进爵名留青史什么的。

但是在蒙亚帝国、苏鲁帝国、索隆帝国、伊达共和国这样的集权国家则不同。所有的一切都是用利益为纽带来连接,来衡量。上下之间,阶级之间,团体之间,个人之见。乃至亲人之间……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利益为出发点,人们眼中能看见的只有利益与好处,做任何事都讲究投入与回报,看待查尔斯联邦、星盟这种国家的一切行为与举措,不论好的坏的,都觉得他们这么做肯定是因为利益。有所图谋,是邪恶的,是无耻的。

就像对待巴特菲力,以前好的蜜里调油,可是当最有可能坐上皇帝宝座的皇子殿下在那场政治海啸中败北。剑齿虎变成软脚猫,以前的承诺与友谊就像过眼云烟一样消散。

当然,这并不是说巴特菲力没有利用价值,相反利用价值更高。

在蒙亚内乱四起,诸侯离心,且查尔斯联邦与多兰克斯共和国出兵“甘普纳”,剑指“凯尔特”的局面下。

如能将巴特菲力攥在手里,于关键时刻出兵蒙亚。相信柯尔克拉夫一世唯有倒台这一个下场,到那时候,蒙亚帝国这头大肥羊还不任由他们宰割?

但是在这之前。还要费点心思剔除巴特菲力这只小猫的爪牙才行,护卫舰队那些人可都是他的心腹,日后会成为隐患,必须予以消灭。

至于如何消灭他们,又能照顾到双方颜面,不至一拍两散。于是聪明的哈林顿公爵像扎伊尔?阿卜杜勒献了一计,或者说念了一首诗。华夏汉魏时期著名才子曹植的《七步诗》,他相信能把“对待同志要像春风般温暖仁爱。对待敌人要像冬天般冷酷无情。”这句话挂在嘴边的皇帝陛下一定可以理解诗词的含义。

于是乎,巴特菲力为了活命,只能选择出卖忠心耿耿的护卫舰队,来换取自己的逃命之机,引出那场惨绝人寰的株连式屠杀,造成凯莉尼亚的悲剧人生。

付出血的代价逃亡至苏鲁帝国后,按照双方计划,是要待查尔斯联邦、多兰克斯共和国在“甘普纳”战区站稳脚跟,或者彻底占领该区域,苏鲁帝国便会把他推到台前,联合图兰克斯联合王国一起出兵蒙亚,让柯尔克拉夫一世首尾难顾,在内忧外患之下走向灭亡。

然而,让苏鲁帝国意想不到的一件事发生了,柯尔克拉夫上台后精心导演了一场戏,废掉曾与他同甘共苦,风雨相伴的皇后,迎娶伊达共和国核心权力世家之一……“凯撒”家族当家人的2女儿为后,以此为契机,搭上伊达共和国与索隆帝国这条船。

伊达共和国与索隆帝国的领土不与蒙亚帝国接壤,要想同苏鲁帝国的计划那样从“大肥羊”身上撕肉,必须越过查尔斯联邦,或者多兰克斯共和国,或者图兰克斯联合王国的地盘,这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4国将贴有“蒙亚”标签的鲜美肥羊瓜分。

自己吃不到美味,看着别人吃的满嘴流油口鼻喷香,当然不会甘心。更重要的是,如果查尔斯联邦与多兰克斯共和国真把蒙亚帝国颠覆,以2国强大经济实力可以很快消化掉蒙亚,然后带来综合国力的提升,那将威胁整个希伦贝尔大区的势力结构,对他们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

既然捞不到好处,还不如把水搅浑。于是,伊达共和国同意了科尔克拉夫一世的和亲请求,然后汇同索隆帝国在查尔斯联邦与多兰克斯共和国身后搞小动作,扯他们的后腿,并向外界阴晦的透露出一个信息,“你们在“甘普纳”地区占点便宜就行了,见好就收吧,不然,小心我们的葵花点菊手。”

这样一来,查尔斯联邦与多兰克斯共和国攻势受挫,而图兰克斯联合王国因为内部分歧,同样也怕被伊达共和国、索隆帝国戳后门,同样熄了出兵打算,只剩苏鲁帝国一家,进也不是退又不甘。

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扎伊尔?阿卜杜勒可不想拼着元气大伤的危险去攻打蒙亚帝国,万一战争进行到如火如荼的时候被别的什么势力抄掉老窝,那乐子可就大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蒙亚的亡国危机可以说已经消除,科尔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