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道纪年 (第1/2页)

张长空窝在通天神殿修炼命运法则的时候,大商王朝在轩辕人王的带领下,开始了统一的征程。 以人道意志诞生,人王登位的那一天,大商开始用人道纪年。 人道1年。 这一年,诸多人才加入大商,让本就强大的大商更具活力。 这些人才大多都是选帝考试时被天庭修仙者和大商监考的灵神甚至官员邀请的。 少部分是轩辕祭天之后才来的。 这些新加入的人才,是轩辕人王立足大商的根基,有了这些人帮助,轩辕人王才能让自己摆脱对本土势力的依赖。 人道3年。 轩辕人王基本掌握了大商帝国的权力,以黄虎一群武者为首的本土势力在轩辕人王的手段下,不得不服软。 人道5年,大商开始接手天庭带来的战舰,编练新军。 而这一年,以大古、大吴为首的十个强大的武道运朝对大商开战。 大商有天庭帮助,但是大古等武道运朝也有其他势力帮助。 有些势力甚至想要夺取天子印。 不少强者都知道,天子印能够联系到人道意志。 虽然很多人不明白人道意志是什么,但至少都知道天子印是一件强大的异宝。 战争一打就是五年,大古、大吴一方人多势众,但是大商一方占据大义,手下士兵舍生忘死,敌对的军队常常出现改旗换帜之人,因为很多武者都认为轩辕人王才是人族的王。 由此,大古帝国一方非但要对抗大商大军,还需要镇压内乱,甚至本来十国联盟打大商的,但是在在人道9年,大腾帝国居然放弃帝国称号,举国加入大商,成为大商帝国第一个封国。 大腾背叛就算了,还让手下军队在盟军背后来了一个反戈一击,让盟军损失数十万武者军队,战舰等战争物质更是丢失无数。 大古、大吴两大强国感觉大商越打越强,而且,剩下的七个武道运朝也和大商的人接触频频,目测它们有效仿大腾的想法。 于是两国想要暂时罢战,等挑选好合适的盟友再攻大商。 而大商国力本就不如大古、大吴这两大强国,也没有实力反攻。 于是双方一啪既合,休战。 人道10年,双方罢战,理由是曾经祸害人族,将人族分为三六九等的大夏帝国死灰复燃,双方约定先覆灭大夏再说。 这一战之后,大古、大吴就没有再阻止联军了。 因为自从大腾变成大商的一个诸侯国之后,很多武道运朝自觉没有办法统一人族,于是顺势臣服人王轩辕。 不是轩辕人王人望能够影响到那些掌握武道运朝的强大武者。 而是那些武者想的很明白,自己只是名义上臣服大商,大商想要真正将自己的国土收入囊中,不说中间隔着多少武道运朝,就是黑海一个个岛屿之间的遥远的距离,大商帝国就没有办法那么容易跨越。 于是,离大商远的那些武道运朝,不是上供,就是上表去除帝号王号,自愿成为大商的封君。 轩辕人王也知道,很多人都是想要借着自己的名声平息国内乱象,有些人甚至想要举着统一人族的旗号去侵略邻国。 虽说大多数武道运朝不是诚心归附,但是轩辕人王不管,只要来请封的,都给封了。 大商也不抽调那些武道运朝的军队,而是让他们上供一些国内特产,提供一些炼器人才、种植人才之类的。 大商不是不想向那些武道运朝索取更多。 而是现在臣服的大多数武道运朝,都是一些弱小的运朝。 大多数都是自有一座岛屿,有些武道运朝居然仅仅占一座岛屿的几分之一。 并不是说这些武道运朝的皇帝自大,一点地盘就称帝。 而是因为黑海当中,岛屿不断沉没,很多武道王朝莫名其妙就失去了大部分国土甚至于灭国了。 来请封的武道运朝,不少已经是有名无实,但是他们还保留了很多独特的技术和各行各业的人才。 点滴汇聚起来,让大商帝国迅速强大。 人道20年,大商新军炼成,国力较之大古十国入侵前更强。 时值大吴国内不稳,大商果断出兵,扩大领土,覆灭大商周边的武道运朝。 大古虽然也出兵阻挡了大商的军队,但由于人王祭之后,大古国内动乱就没停过,国力非但没有增强,反而衰弱了。 大古和大郑两大帝国跟天庭多有接触,和天庭反目之后,国内叛乱大概是停不下来了。 人族统一,大势所趋,大商统一之战开启之后如有神助。 特别是轩辕人王亲征的时候,无论对方的军阵如何强大,一般都会因为种种意外而解体。 不是突然遇到能够毁灭战舰的风暴,就是诸多战舰因为保养不力而突然坠落。 于地面作战,地方军队更是有可能遇到地裂甚至火山喷发之类的灾害。 大商大军势如破竹将一个个岛屿攻下。 人王大义之下,很多武道运朝的人非但不会怀念故国,还会喜迎王师。 这让大商能够迅速平定占领的领地。 人道80年,大商正式和大古接壤。 大古和大郑,或许可以说是凡尘界内最强的武道运朝了。 大古内部有着诸多武者家族。 这些武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