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幻想通过鸡鸣狗盗的不义手段,获得意外利益。大食堂、“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都是“鸡贼”。

人类的一切都有规则,花的时间多,就必然有成果;花的时间少,就一文不值。我的意思是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智能之后,运用此技能持续有效劳动的时间越长,创造的物质精神产品就越有价值。花600年盖的科隆大教堂,至少能立600年。盖一个故宫多少年,你知道吗?我看一个资料上说是20年,还是砖木结构。

我特尊敬那样的民族,在下决心造一座教堂的时候,他们知道要花600年才能完成;在奠基的时候,在大多数人忘我劳作的时候,他们明白自己看不到这座建筑物的全貌,却依旧埋头苦干,因为他们是为他们的种群、为他们的民族、为上帝劳作。他们知道他们建造这么宏伟的建筑不是为了扩大居住面积,不是要搞房地产赚钱。他们不会动偷工减料的念头,也不会制定70年使用权的法律……他们相信永恒,他们要用自己的生命建造地球上的永恒。这样的民族才能造奔驰,才能造宝马,才能造精准的百年灵(Breitling)。他们发明了共产主义,可是他们从不幻想能跑步进入。

新闻时代的旧事(22)

如果不这样,那就是扯淡了。秀水街卖劳力士(Rolex),快来买,5块钱,10块钱。奇了怪了。有人买,有人卖,有人造,却没人抓,没人管……全世界都知道秀水街是最有名的假表市场。

我第一次看到科隆大教堂时,深受震撼,比长城高大、精致,全部是石头建筑……德意志民族的永恒之心如此强大,感天动地。致使它的邻居偏僻小国奥地利的偏僻小城林茨中的小人物希特勒心怀敬畏,发誓要带领自己的奥地利回归德国,使伟大的德意志复兴。

反对德意志民族沙文主义,反对大日耳曼复兴的美国人同样心怀敬畏,他们不敢炸科隆大教堂,担心信仰上帝的虔诚飞行员拒绝执行轰炸科隆大教堂的命令。艾森豪威尔要把科隆大教堂当做推进美国自由生活方式的地标,使这座伟大建筑得以保存下来。

我们都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美国人伊斯特伍德把詹姆斯·布莱德利的《父辈的旗帜》拍成了电影,电影中,除了具有美国的看法,还有世界的看法。一个代表美国自由价值观,另一个代表日本的价值观。这样讲述同一个硫磺岛,才具有世界性。“我要说的不是那些战役,而是那些人。这与输赢无关。”

我,有照片为证

兜了那么大圈子,现在又转到我的“语像”上。

我发明语像是很偶然的,是无意中发明的。说偶然又有必然,因为我是一名摄影记者,是新华社摄影记者,所以有机会接近事发现场,代表12亿中国人,作为十二亿分之一进入现场,作壁上观。我有第一手的接触。

比如卡扎菲穿鳄鱼牌运动衫,戴罗登斯德眼镜,住帐篷,喝百事可乐……这是我亲眼所见。我直接接触了,吃了、喝了,才有发言权。有人批评我介绍的情况很表面,你深入,你深入一个我看看。有人说我让萨达姆签名是沽名钓誉,你钓一个我看看。如何分析一个问题是第二位的,对我来说,如何获得第一手材料,才是问题的焦点。

怎么深入?从电视上听说,从互联网上拷贝?这样的拷贝、拼凑、链接……不算直接接触。我承认我很肤浅、浮躁,但我用手中的照相机讲话,我的武器是“摄影”,摄影是用一只“手”加上三只“耳朵”,是摄取典型空间里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典型瞬间。我是历史的亲历者。我,有照片为证。

直接接触是记者应该做的。但是很可悲,“外事无小事”的传统,加上中国教育的弊端让记者无法直接接触,更无法通过直接接触获得第一手资料。技术发达后,电视屏幕使所有工作都具有了表演性。无须做深入研究、案头工作,就能粉墨登场,发表不负责任的浮躁评论,给人民“指点迷津”。

我不可能擅长一切事物,只有涉及我亲自采访的问题,我才能如此自信,“我到,我见,我征服!”比如军事权威说,就你见过的“爱国者”阵地,有多大。我如实说,以我小跑的速度,以我鸭子的步幅,跑了这么长时间,可能就是这么大……

1991年夏,有部队同志找我了解“爱国者”。这是因为,当时国内普遍采用的“爱国者”都是我拍的“新华社传真照片”。海湾战争爆发后,我第一个进入以色列,使用特拉维夫、耶路撒冷电头向国内外发稿。由于伊拉克每天都用“飞毛腿”导弹袭击特拉维夫,美国用C…130大力神、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