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美国怎么了

……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

保罗·克鲁格曼 著

刘波 译

目 录

第一章 旧日情怀/7

第二章 长镀金年代/ 6

第三章 大压缩/17

第四章 福利国家的政治/27

第五章 60年代:纷扰的繁荣/37

第六章 保守主义运动/48

第七章 大分化/59

第八章 不平等政治/73

第九章 大规模分心性武器/82

第十章 新平等政治/95

第十一章 医疗的当务之急/102

第十二章 迎战不平等/117

第十三章 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127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2节:旧日情怀(1)

第一章 旧日情怀

我生于1953年。与同辈人一样,我把自己成长于斯的美国的一切都视为理所应当的。事实上,如许多同辈人一样,我严辞抨击美国社会种种甚为真切的不义现象,游行抗议对柬埔寨的轰炸,为自由派政治候选人挨家挨户地奔走。只是在后来的回想中,我才明白地意识到,自己年轻时所处的政治与经济环境是一个早已逝去的天堂,是美国历史上一段不同寻常的篇章。

战后的美国首先是一个中产阶级社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工资水平大幅上涨,这使数千万美国人走出贫民窟或者离开乡村,摆脱了穷困,并拥有了自己的住房,享受着空前舒适的生活,我父母就跻身其中。另一方面,富人的数量变得很少,而且相对于欣欣向荣的中间阶层而言,他们也不是那么富裕了。贫困人口的数量仍多于富裕人口多,但只占总人口的很小一部分。所以,人们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经济平等感……显而易见,大部分美国人都过着相似的、体面的物质生活。

不仅经济发展平稳,政治上也没有什么大冲突。在我青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民主党人与共和党人就对外政策以及许多国内政策,都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共和党人不再打算逆转〃新政〃的成果,他们中甚至还有不少人支持联邦医疗保险。而且两党合作确有一定意义,尽管在越南与种族关系问题上出现了混乱,尽管出现了尼克松等人的丑闻,美国的政治进程基本上还是由两党共同执掌的,其成员在根本价值观上是一致的。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并非一向如此,我们曾是一个贫富差距巨大、饱受政治派系攻讦倾轧之苦的国家。但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看来,美国昔日极端的不平等与严峻的党派争斗,不过是初级工业化国家特有的、不成熟的短暂阶段。我们当时认为,美国已最终成长为一个有着强大中产阶级的、相对平等的社会,平静的政局是这个国家的常态。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一个中产阶层主导、政治上奉行中庸之道的美国却开始出现变化,这一事实越发明朗起来。经济学家开始论述迅速加剧的不平等,他们指出经济进步只惠及了少数人,而大多数美国人却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政治学家也开始讨论不断加深的政治两极分化,即政治家在极左与极右两个方向移动,〃民主党人〃日益被归为〃自由派〃,〃共和党人〃则成为了〃保守派〃。这些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当前的收入不均与20世纪20年代的不平等同样严重,而政治的两极分化也和那时差不多。

政治两极分化的加剧并不是说两党都走在向极端。很难说民主党出现了明显的左倾:在福利、税收等经济问题上,克林顿的政策卡特,甚至比尼克松的政策都要偏右;另一方面,共和党的右倾更为严重了,这只需比较一下小布什的强硬的保守做派与福特的温和作风,便一目了然了。事实上,小布什的一些政策,比如取消房地产遗产税,已不只是要将美国拉回到〃新政〃之前,而是要把我们拉回到〃进步时代〃(指美国史上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改革时期……译者注)之前。

如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两党合作时代的开始与终结均反映了共和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一些曾激烈反对〃新政〃的共和党人或是解甲归田,或是自知无力回天、主动认输,于是开启了一个两党合作的新时代。具体来说,1948年杜鲁门赢得了总统竞选,这令共和党人懊丧无比,此后,共和党领导层被迫承认,〃新政〃将难以动摇。为求自保,他们不再试图逆时代而行。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