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部分 (第1/4页)

打乱了,炮弹把日军工事反复犁来犁去,轻重机枪“咯咯”欢叫,压的日军士兵抬不起头来,独立师部队,每战皆能以较小的代价,取得重大战果,装备的精良和火力优势,功不可没,单就步兵而言,独立师一个野战旅的标准装备,要超过日军一个旅团几个档次,无论是单兵装备还是重火力,都稳压日军部队几头。

这也体现唐秋离建军的一个原则,武器方面,一定要超过日军,最起码在陆军是这样,面对这样凶猛的火力打击,日军那几十门可怜的迫击炮,刚刚发言,就招来劈头盖脑的一顿炮弹,无险可守,日军指挥官脑子不笨,与其挨炸,不如撤到有利地形,日军丢下几百具尸体,再次后撤,独立师战士们,不给日军任何喘息之机,撵着背影猛追。

两路增援部队,被打得稀里哗啦,节节败退,小野一郎大惊失色,战斗从宁河开始,打到现在,已经大半天了,天津西北部还是没有动静,难道自己判断错了,这里不是支那军队的主攻方向?可那十几万支那士兵跑到哪里去了?

小野一郎说服不了自己,不能再消减天津西北部的防御力量,报话机里,津东宁河、八面城、北塘方向三处的日军指挥官,连连告急,都是一个意思,支那军队攻势猛烈,以超出我守军一倍以上的兵力,在大量炮火掩护下,发动进攻,司令官阁下如不再派援兵,支那士兵要攻进天津市区了

小野相信部下没有说谎,也相信大日本帝国士兵的勇敢,那不分个数的炮声,已经说明了天津东部战事的激烈程度,如果不吃紧,他们是不会求援的,只是,自己手里的兵力,他痛苦的下达命令,从天津西北部防御阵地,再调集一万人的兵力,分成三路,驰援宁河、八面城、北塘方向,务必把支那军队阻击在天津市区外围。

命令下达了,小野瘫坐在椅子上,冈村宁次司令官要求坚守三天时间,可连十二个小时都没到,津东三处告急,支那军队凭什么如此悍勇,以不到五万人的兵力,就敢进攻设有坚固防御工事的天津,照这样下去,还能坚持多久?

对了,天津东部背靠满洲,不是防御的重点,防御设施不比西北部,薄弱得很,支那指挥官选择这个方向,真的是很有战略眼光,也就是敢以五万余兵力进攻天津的原因,小野似乎找到了答案,可他内心并不轻松,长达百余公里的天津西北部防线,只有一万五千兵力防守,防御纵深根本无法建立,所有的兵力,都在第一线。

一旦,小野打个冷战,立即抓起电话,命令天津市内所有的警察、宪兵、特务机关、华北靖安军各部,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日本侨民,不分男女,一律武装起来,每五百人为一个战斗队,由宪兵担任队长,立即开赴天津西北部防线,协助正规军守城。

小野估算一下,大概可以动员五万至六万左右的武装人员,这部分力量,足以确保天津外围的安全,支持到增援部队的到来。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七章 天津得手

第六百六十七章天津得手

日本天津守备司令官小野一郎,有感于防守天津的兵力不足,天津东部地区,遭到独立师部队来自三个方向的迅猛攻击,派去阻击的部队,兵力和火力都弱于中**队,宁河方向情况比较好,守军和中**队战个平手,成功的遏止了中**队的攻势,战线稳定在宁河以南任凤庄一带。

八面城和北塘方向,就岌岌可危了,分别增援的三千兵力,还是不能阻止中**队的推进,被迫节节后退,小野急了,下了死命令,就地阻击,据不允许中**队再前进一步,他也知道,对于这两个方向的部队来说,执行这样的命令,勉为其难,只能以血肉之躯,暂缓中**队的攻势,为自己调整部署争取时间。

接到命令的天津市内各日伪机关,凡是和日本人沾点边的,都被动员起来,几个大军火库都打开,长长的人流,排队领取枪支弹药,一片乱哄哄的紧张气氛,这种时候,能主动去前线的,除了日本人之外,都是日本人的铁杆汉奸,几万人聚集到几个地点,声势颇为浩大,每五百人领完枪支弹药,一个宪兵马上带着赶赴天津西北部防线。

这里面,就有独立师特战分队和快速反应旅的战士,特战分队的战士,都会一口流利的日语,很容易混进来,快反旅的战士,都是本地人,冒充个汉奸或者是伪职人员,更不是问题,小野只想着动员,哪里知道,给了潜伏进来的部队以可乘之机。

天津东部战斗打响,潜伏进来的部队,就摩拳擦掌等着总攻开始的信号,枪炮声响了大半天,师长就是不下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