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部分 (第1/4页)

峡,向往的目的地,是大西洋上的那三个岛屿,今天,依然是隔着一弯江水,英缅军士兵逃生的希望,却是在亚洲大陆南端的密支那。

不一样的地点,相同的经历和情形,在欧洲,德国元首希特勒,在短暂的错误之后,听取了中国朋友唐秋离的建议,最终让五十余万英法联军士兵,饮恨在敦刻尔克海滩,灰飞烟灭,全军覆没,使英国人用于反攻欧洲大陆的最后一点儿本钱,血本无归。

今天,同样是因为唐秋离的严密计划,英国人在饮敦江边,陷入了一样的处境,不过,终结者由德国人换成了日本人,历史的重演,两次让英国人惨败的幕后推手唐秋离,不知有何感想?

江面上发生的惨剧,让那些还准备往江里跳的英缅军士兵,产生了犹豫,掉过头来,远离让他们内心恐惧,宛如屠场一般的江边,弗朗西斯调动所有能调动的兵力,总参谋长本人,也冒着呼啸的炸弹,找到了几个部队的指挥官,总算组织了一万多人的部队,在饮敦江南岸,临时构筑了工事。

弗朗西斯太清楚了,要想渡过饮敦江,只能等到天黑下来,日本人的飞机失去作用的时候,否则,大白天渡江,就是日军飞行员的活靶子,再者,这样没有秩序和掩护的渡江,尾追上来的日军步兵,架起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江面上的士兵,一个都别想活命。

弗朗西斯自己,也拿起一支冲锋枪,带着十几个警卫,在乱兵丛中大声的呼喊,“士兵们,我是总参谋长弗朗西斯将军,大家不要乱,立即在江边构筑工事,日本人的飞机固然可怕,但是,日军的步兵,再是我们最致命的威胁,回头顶住,到了晚上,就是我们的天下!”

跟随的警卫和参谋们,也学着总参谋长那样,分头大喊,这样的做法,对安定士兵的情绪,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渐渐地,一队队士兵,聚集在军官身边,开始有组织的在饮敦江南岸挖掘工事,士兵们心里很清楚,先前跳下江去的同伴,没有几个能活着的,与其这样被日本人屠杀,倒不如等到天黑。

弗朗西斯少将,开创了大英帝国将军,在战场上,动员士兵的先河,也算是一种无奈的创举吧,一少部分英军部队的行动,逐渐影响到了其他失去建制的英军部队,就在饮敦江南岸,一片无险可守、只有几块树林和小山包的原野上,英国人经历了血淋淋的现实教训之后,开始尝试着稳住阵脚。

溃乱的英缅军部队,出乎意料之外的阻击,让日军的攻击势头顿时一挫,尽管头上还是呼啸盘旋的日军飞机,对面还是炮弹如雨、子弹瓢泼、攻势凶狠的日军步兵,英国人总算勉强暂时稳住了阵脚,这比被驱赶到江里,成为日本人飞机的活靶子,要好得多。

弗朗西斯少将,几乎是瘫倒在一颗大树下面,刚才惊心动魄的呼喊,耗尽了他最后一点力气,如果没有刚才的努力,总参谋长本人,或者是成为日本人的俘虏,或者是江边一具冷冰冰的尸体,弗朗西斯后怕。

看着西边如血的残阳,弗朗西斯恨不得一脚把太阳踢下山去,“只要再坚持两个多小时,天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探路的小部队,也应该找到可以涉水渡江的地段了,即使是现在的士兵,有一半儿丧命在饮敦江南岸,还有十几万人,能安全撤到密支那,我弗朗西斯也算对得起这些士兵了!”

弗朗西斯黯然神伤的想着,其实,他的内心里,还有一个期盼,就是亚历山大将军,接到他的电报之后,能为屡次陷入绝境的部队做点儿什么,无论是船只还是救援部队,只要不是凶神恶煞般的日军士兵,眼前精疲力尽、几乎崩溃的部队,都对弗朗西斯几乎崩溃的精神,是个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亚历山大接到弗朗西斯的电报之后,先是难以置信,接着狂喜,到后来几乎是喜极而泣,他挥舞着电报,对几个随员大声喊道:“你们知道吗?我们的部队,已经突破日本人在璃保大峡谷的伏击,赶到了饮敦江南岸,这是通往密支那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弗朗西斯是好样的!好样的!绝境逢生!”

兴奋的团团转的亚历山大将军,也觉得该为饱经苦难的士兵们,做些什么?援兵?一个都没有,能派出去的,只有将军本人和几个随员,船只?仓促之间,他自己都不知道那里去找,再说,时间上也来不及,这一刻,亚历山大忽然觉得自己很没用。

对了,日本人的飞机,对部队的威胁最大,弗朗西斯在电报里提到过,亚历山大眼前一亮,他还有办法,可以帮到部队,亚历山大以最快的速度,给最先撤往印度的英国东南亚驻军空军司令官,杰弗里豪中将,下达一道命令。

“杰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