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部分 (第1/4页)

集结地点!”

“此外,巴特尔指挥官率领的坦克第一、第三、第四、第六旅已经开进到茂名一带,因为是机械化行军,一千三百余辆坦克,目标过大,装甲部队按照巴特尔指挥官的命令,昼伏夜行,预计将于本月十九日左右,到达东莞,所有参战部队,十九日均可达到指定位置!”

“航空兵南方飞行集团乐一琴部,五个战斗机团,已经进驻南宁机场,乐指挥官亲自带队,因为所有的炮兵部队,不参加此次香港战役,后勤部门的运输压力,相对减轻不少,否则,部队的集结速度,还要延后三到四天!”

唐秋离微微皱一下眉头,巴特尔的装甲部队,采取的开进方式,自己可以理解,一千三百多辆坦克,行军起来,蔓延几十公里,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一旦没头苍蝇似的日军的侦察机,偶然撞见,香港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就会失去,而且,巴特尔在德国的时候,指挥的就是装甲师,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

可苏鲁机动兵团第十一旅赵寿山部,开进的速度,就令他非常不满意,都是机械化行军,都在中南半岛驻扎,其他的部队,如直属兵团的两个旅,已经到达指定位置,这个旅的集结速度,晚了五天的时间,就令人不解了。

赵玉和发现了师长的异样,心里一阵紧张,部队的开进计划和集结地点,是自己和参谋处一手搞出来的,师长这是发现了问题啊,可问题出在哪里呢?他不解的问道:“师长,有什么问题吗?”

唐秋离说道:“那个赵寿山是怎么回事儿?王毅武的部队已经到达了阳江,他的部队,才刚刚在湛江上岸,为什么会这样?他不知道吗,已经拖了整个部队的后腿!攻击香港的时间,会因此而拖延五天的时间!”

赵玉和松了一口气,笑着解释道:“师长,是这样的原因,赵寿山旅此前的驻防区域,在东印度一带,苏鲁机动兵团主力部队,撤回中南半岛之后,根据唐副师长的命令,第十一旅留守东印度地区,他的旅,驻地最远,调来参加香港战役,要穿过胡康河谷地区。”

“您也知道,胡康河谷地区的道路状况,不利于机械化行军,第十一旅,几乎是半乘车半步行行军,所以,才是最晚到达广东的一支部队,为此,赵寿山旅长,已经向师指挥部,自请处分!”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去军事学院讲课

听完参谋长赵玉和的解释,唐秋离的脸,有些发烧,心里老大的不自在,“怎么搞的,一个主力野战旅,一万五千多人的兵力,驻防的位置,都能记错,在自己的印象之中,赵寿山的第十一旅,应该跟随苏鲁机动兵团,一起撤回中南半岛了。”

套用后世非常流行的一句官话,自己是犯了官僚主义,莫非如同那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山东军阀张忠昌一般,两不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姨太太,幸亏是在赵玉和面前,否则,摆这么大个乌龙,岂不是令人笑掉大牙,看来,以后要多关注一下部队的细节问题。

想想也是,这几年,独立师部队像滚雪球一样,越发展越大,部队分布在东南亚以及全国各地,最北面的外蒙古地区,是孙振邦的外蒙古边防军,然后是在辽西走廊一线的,刘铁汉的东北挺进指挥部三十余万部队,最东面的,是山东半岛和淞沪一带的部队。

最西面的,是驻守在东印度地区的部队,最南面的,是集结在中南半岛一带的部队,东西南北横跨上万公里,自己最熟知的,也就是几个主力野战兵团,至于地方警备部队,大概连多少编制,都搞不清楚,真成了张忠昌那厮,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幸亏,还知道自己有几个女人!

赵玉和大致猜出来,师长发呆的原因,也看到了他有些尴尬的表情。忙解围到:“师长,这些都是我和参谋处的工作,师指挥部设立这么多的二级部门。分工负责,就是为了减轻您的负担,你长于战略规划,如果陷在这些日常琐事当中,才是我们独立师最大的损失!”

唐秋离猛地一拍桌子,说道:“玉和,你说的都对。可是,这是他妈的忘本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如何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如何做出最佳的战役计划!如果连自己指挥的部队具体情况如何,都不了解,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指挥官。会害死很多人的!”

他制止了赵玉和的话。“玉和,你不要再说了,回头,拿一份独立师所有部队的编制表,送到我的办公室来,至于赵寿山那个自请处分的电报,真正该处分的,是我这个师长。给赵寿山回电,真实情况尽以获悉。师指挥部不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