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 (第1/4页)

济州城不开,刑部官无法,只好先往沙门岛发送张叔夜。高俅假惺惺地派闻焕章来替自己给张叔夜送行,名是饯别,实为折辱。闻焕章说了一会儿送别的套话,觑左右无人,向张叔夜叹道:“小生吃人一碗,受人使唤,虽然不得不说些错话,行些错事,但内里实替太守大人不平!此去虽艰,且请太守大人韬光晦迹,养精蓄锐,必有乘风破lang、拨云见日之时!”

张叔夜早识破了闻焕章左右逢源的嘴脸,冷笑一声,昂首挺胸自去了。

高俅不只派来了闻焕章,还派来了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亲自领兵,沿途保护张叔夜往沙门岛长寿——或者长受罪。本来这押解犯人的差事,派两个解差就够了,可谁让张叔夜和梁山交情“莫逆”呢?为了防备梁山好汉半路上来劫人,出动兵马护送也是该的。

张开领兵出了郓州,进了衮州,离梁山渐远,心也慢慢放了下来。谁知这一日刚刚走到一处山凹处,就听一声炮响,四面山坡上人马摆开,为首一员大将非别,正是三奇公子西门庆。

西门庆放声大笑:“张节度来何迟也?”

在这一瞬间,张开无比的痛恨起那位带领着水军的刘梦龙来——如果他早点过来这里封锁住水路,梁山人马也不会如此神出鬼没,想到哪里就到哪里了!

虽被包围,张开却是临危不惧,大喝一声:“护住人犯!”随后挺身上前,戟指西门庆喝道:“西门庆,你纵然用兵飘忽,但小小船队,又能装载多少人马?就凭你们这些人手,想困住我?真真是白日做梦!”

西门庆很虚心地点头接受张开的批评:“诚如张节度所言,但是张节度可知道三国时的曹魏名将张郃张?乂?万箭攒射之下,纵是一代名将横推八马倒、倒曳九牛回,也只是落个身死军灭!这里虽然不是木门道,但在下同样布下了强弓劲弩五百,专候张节度大驾!”

张开闻言,大吃一惊,西门庆带来的人马虽然不多,但占了地利,居高临下万箭攒射,自己这一干人就是最好的活靶子,最要命的是自己这干人贪图行路的方便,都是绵甲薄袍,连盾牌也没有几面……

眼看西门庆笑吟吟的看着自己,张开只能硬着头皮道:“尔来何为?”

西门庆笑着拱手:“特来寻张济州说话,还请张节度通融。”

张开当然知道西门庆此来,并不是只有说话那么简单,但他更知道自己不通融不行。被四面八方的用强弓劲弩指着,即使再大的官僚,办事决断的效率也会特别的快——张开很快就把张叔夜请到了前面。

他们这些节度使都佩服张叔夜是带种的爷们儿,因此张叔夜这个阶下囚的日子过得还不错,身在囹圄,气色依然很好,一见西门庆面,张叔夜也是一声断喝:“尔来何为?”

西门庆长揖道:“长者被奸贼陷害,含冤负屈,迭将刺配天涯海角,梁山怎能坐视?晚辈此来,欲请长者同上梁山,今后共矫浊世。”

张叔夜眉头一轩,拂袖道:“住口!张叔夜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沙门岛纵然孤悬海东,终究是大宋土地,张叔夜埋骨于斯,得其所矣!欲要劫我上梁山,却是万万不能!西门庆,你本是转世天星,能知过去未来,何行事如此之谬也?你纵然来了,也只得回去,莫耽误了我张叔夜走路!”

西门庆长叹一声:“纵知过去未来,但事到临头,为国怜才之心不得不尽。唉!今日之来,终证长者之志不可屈,既如此,张太守珍重!”这正是:

若无新贵先攀意,怎显老臣后凋心?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三章 三才天地阵

张叔夜到底还是走了。

西门庆目送着张叔夜孤高的背影,心中一片遗憾。他确实改变了张叔夜一生的命运轨迹,但这条铁铮铮的好汉子虽没有在金营中自缢,却要在孤零零的海岛上终老,想起来时,总是令西门庆胸臆间充满了说不尽的惆怅。

还好,这淡淡的惆怅几年之后就烟消云散了。因为张叔夜后来成了遗宋的宰执,在他的主持下,遗宋开发宝岛台湾、勘定钓鱼岛、加入中华联邦,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安定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父子俱为名臣。

张开在梁山的强弓硬弩下死里逃生,送张叔夜在莱州上船后,回来与众同袍说起此事,颇为感慨:“水路如果不控制在官军手里,梁山就能随意调兵,四下布置。三奇公子西门庆善出奇兵,如此以敌之长,攻我之虚,此战危矣!”

韩存保皱眉道:“只恨水军刘梦龙误事,奈何?”

老将王焕提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