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部分 (第1/4页)

王寅一条枪抖开,上护其人,下护其马,风雨不透,在西夏军阵里四面冲突,时而攻坚克锐,时而批亢捣虚,趋退如风,只想抢进乾顺中军阵里去。可是西夏人马守得如铁桶相似,王寅无机可趁,身周西夏围攻人马却是前赴后继,死缠不退,王寅越战越折便宜。

梁山阵上,西门庆唯恐王寅有失,便问道:“哪个上前,接应王旗使回来?”锐金旗掌旗副使高玉最是关切,挺身而出:“末将愿往!”当下鞭枪在手,引本旗八百子弟,一声喝,直撞进西夏军阵里去。但只见锐金大旗席卷处,乱箭攒射,短斧群飞,标枪激掷,西夏军一时间死伤狼藉,顿时大乱。

高玉冲开一条血路,抢到王寅身边,王寅得了这支生力,精神大振,叫道:“兄弟们随我来!”却不带了本部人马暂退,反而直冲西夏中军大阵。

乾顺看得分明,暗暗冷笑,当下一声喝,身边令旗招展,中军闪开一条缝隙,将锐金旗人马放入后,猛听鼓声大作,西夏军四面合围,杀声震荡山谷,遥见锐金旗大旗被困于一隅,再难寸进。

虽然身陷重围,锐金旗却到底是明教精锐五旗之一,毫不慌乱,在王寅高玉指挥下,结圆阵奋勇而斗。此处战场狭险,大队骑兵施展不开,不能冲突乱阵,锐金旗虽处下风,但一时间依然支撑得住。

只是锐金旗子弟都是江南水乡出身,不习惯山地战,虽然自保有余,想要突围却是不足,战得久了,必然大事不妙。

西门庆见锐金旗不但没有将王寅接应回来,而且连自己都赔进去了,一声苦笑——联军就是难以指挥啊!当下便道:“锐金旗进攻不利,哪位将军上前接应回撤?”

阚万林、庞万春、刘唐、石秀、解珍、解宝等人纷纷应声请令。西门庆心道:“若只让明教子弟上前对敌,我梁山人马在后边观战,倒显得我们存着私心了。”正要点刘唐、石秀领军冲突,却听身边有人道:“元帅且慢,听吾一言。”

出言之人,却是折可求。今日折可求、袁远随西门庆出城列阵,其余折家子弟则谨守城池,以防西夏军间道而袭。此时折可求道:“元帅请看,此处山道逼狭,若不能倚地利而战,人多无用,空杀士卒——小将不才,愿引本部人马上前,接应王旗使他们回来。”

袁远也出列道:“小将愿为折将军副弍。”

西门庆心道:“这是折家将刚刚归附,急于立功呢!也罢!山地格斗,还是交予本地的专家吧!”想到此,遂点头笑道:“偏劳二位将军了!”

折可求、袁远遂各点本部一百人,均着草鞋绵甲,藤牌短刃,直扑西夏军阵。虽然山道狭陡,但这二百人纵横其上,却是轻捷如猿,呼喝相应间,早已滚入西夏队里,认军旗飘摆处,西夏兵卒骇然大叫起来:“是折家将、袁蛮子来啦!”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折家将威震西陲,可止西夏小儿夜啼,此时鼓勇而进,虽然人少,却是当者披靡,势不可阻,左冲右突间,西夏军一时混乱。

眼看重围已经撞透,折家军与锐金旗合流,折可求扬声大叫道:“王旗使,西门元帅有令,前锋且退,违令者斩!”

王寅冲杀多时,却始终破不开前方西夏坚阵,左右多已带伤,知道今日已经讨不了好去,闻折可求之言,于是顺水推舟道:“得令!”当下命身边旗手摇动旗旙,锐金旗众携死扶伤,慢慢回撤。折可求、袁远各分两翼,在锐金旗身后蔽护。

乾顺中军阵上看得明白,瞋目道:“折家小儿,何敢小觑我大夏无人?!”遂传下令谕,点起两队御林军虎贲之士,直扑断后的折家军。

这些御林军是乾顺的亲兵,最是神锐之师,今日奉皇命而来,都想着要在王上面前逞威,以贾英武,博个终身的富贵。因此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直纠缠了上来。

折可求、袁远亲身断后,且战且退。二将借山路狭窄之势,或战或守,得空便退,轻松裕如,御林虎贲虽然人多势众,反而挤成一团,碍手碍脚,一时间施展不开,死伤数十人后,才吸取教训反应过来,分小队梯次而进,此上彼落,相互间再无混乱,以车轮势与折可求、袁远缠斗于一处。

见自己的扈驾亲军尽展御林虎士良好的战斗素养,夏主李乾顺拈须而笑。

然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虽然压力陡增,二百折家军却毫无怯意。就见折可求一柄百炼钢刀展开,四面电光生,八方风雨响,杀法似大漠狂沙,极其悍烈。御林虎士虽勇,但只消被刀光卷入,须臾便得溅血跌出,摔出去的尸骸,或身首异处,或肚破肠流,或肢断体缺,十不存一完体。如此猛恶刀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