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 〉蕉�焙螅�砸宦�群笤谏蜓艉凸��踅�泄�坑谐尚У墓ぷ鳌�1934年春,经满洲省委组织部长何成湘和她谈话后,被分配到珠河中心县委担任委员,并以县委特派员的身份到我游击区展开工作。

在游击区工作期间,赵一曼以坚毅果敢、平易近人而很快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抗联老战士梁铭岫回忆说:“那是1935年2月,当时我刚满13岁。旧历腊月二十九的中午,一支抗联队伍开进了我的家乡——珠河县刘家村,只见一位20多岁身背长筒猎枪,步态轻盈的女同志走在前面。她身穿一件没吊面的羊皮袄,敞着怀,里面穿着深灰色的棉衣,系着腰带,头戴一顶黑色狗皮帽子,齐耳短发露在外面,黑里透红的脸上一双大眼睛格外有神。……在最初的日子里,人们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都叫她‘女长官’,还说她和赵尚志司令是亲兄妹。她知道以后便在大会上解释说:“乡亲们,请大家不要叫我‘女长官’,我们抗联同志都是为了打日本鬼子从四面八方到一起的,没有什么长官,全是同志,大家就叫我一曼好了。”

《东北抗日烈士传》一书中讲的有关赵一曼夺枪和运枪的两个小故事就很能反映出赵一曼点子多、考虑问题周到的特点:

“在帽儿山车站的公路线上,设有伪军的一些哨所,是我游击区开展抗日活动的障碍,搞掉这些哨所是抗日斗争的当务之急,又能给我部队补给武器。一曼同志为此精心策划出了一套完整的办法:由雷炎同志带一把砍刀和一个灌上水打上气的皮球打先锋,一曼同志和另三名同志骑马随后接应,在夜间逐个端敌人的哨所,每到一个哨所,敌哨兵未发现就先用砍刀搞掉他,五人共乘敌军熟睡时进入哨所抓俘虏、缴枪械、割断电话线;敌哨兵发现时,雷炎同志就地蹲着装解手,一按皮球就会发出噼噼啦啦似的拉肚子的声音,待敌哨兵放松警备或转身时,再用砍刀搞掉他,五人再抓俘虏、缴枪支、割电话线……”

“一次中心县委设法从伪军处买了十几支短枪和大批子弹,因为敌人盘查严而无法运出。一曼同志和另一女战士小沙主动接受了转运这批武器的任务。他们到交接地点领到武器,用油布、油纸包起来,放进了马拉的大粪车中,直接向城门赶去。车到城门卡,日军捂着鼻子嫌臭,躲得远远的;专管乱翻乱搜的伪军见是大粪车,也喊着“快走!快走!”车老板猛加几鞭,粪车也就出了城。武器很快转到部队了。”

赵一曼在侯林乡、亮珠河一带组织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这在敌人那里也挂了号的。在当年的《大北新报》和《哈尔滨日报》上都登有《###女头领赵一曼,红枪白马猖獗于哈东地区》的报道。

1935年秋,也就是在日伪对我珠河根据地“###”最残酷的时候,赵一曼挑起了中共珠河铁道北区区委书记和第3军第2团政委的重担。

1935年11月的一天黎明,赵一曼和二团的战士们被敌人包围在一个山沟里,随后在整整一天的时间,他们都没有突围出去的机会。直到天黑下来以后,赵一曼向团长王惠同说:现在机会到了,你带领部队和伤员突围吧,我带一班掩护。

王团长说:这怎么行?你是女的,你先走,我掩护!

赵一曼说:什么男的女的!快!你有责任把部队带出去!

这样王团长带着部队在赵一曼等人的掩护下,突围出去了。赵一曼等在完成任务后撤出时,与敌人遭遇了。在这次遭遇中,赵一曼的大腿部被击中,而且是贯通伤!于是,她只好带着其他3名同志在珠河县第3区春秋岭的一个农民家里养伤。想等伤势轻一些后再去找部队。但是,就在她住下没几天以后,敌人便得到了这一消息,并由第3区###队队长张福兴亲自带着全副武装的伪军前来抓他们。在与伪军的搏斗中,赵一曼左腕又中一枪,昏迷后被俘。

白山黑水间的巾帼英雄(2)

在伪警务厅,赵一曼面对敌人软硬兼施的审问,回答只有三个字:“不知道!”直到她大腿的枪伤化浓后,才把她送进了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禁闭起来。但即使是在医院里,他们每天也都要来审问赵一曼。

在对赵一曼用尽了酷刑仍未能获得任何东西之后,敌人彻底绝望了。8月1日,他们把赵一曼押上了开往珠河的火车。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赵一曼想到了他幼小的儿子。她向敌人要来纸笔,留下了给儿子的遗言: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