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不久后,文帝选拔了一帮高官子弟,想全部充作禁宫侍卫。

高颎跑过来说,如果皇上把强壮的人都选走了,东宫(太子宫)那边恐怕就没人可选了(高颎奏称,若尽取强者,恐东宫宿卫太劣)。

杨坚很不高兴:“我经常走动,侍卫不强壮不行。太子要那么多强壮的人干嘛?况且,父子都是一家人,分什么皇宫,东宫?”

高颎真是多事!皇上自家的保镖安排关你屁事?你倒是一心为太子着想,但你要牺牲皇上利益,杨坚他能高兴吗?能不怀疑你是###吗(盖疑高颎男尚勇女,形于此言,以防之也)?

高大人的所作所为,独孤皇后了解的清清楚楚。她明白:此人不可能被言语说服,要废掉太子,必须要先废掉他(独孤皇后知颎不可夺,阴欲去之)。

由于担心杨坚不忍下手,皇后便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向皇上吹枕边风,以离间其君臣关系。

当她听说高颎夫人去世的消息时,立即心生一计,对皇上道:“高颎年纪大了,不能没有夫人,皇上为何不替他再娶一个?”

皇后的心思,当然是想以续弦为名,在高颎身边安个耳目。

皇上不明就里,以为皇后一片好意,立即就找来高颎商量。

不料高颎却痛哭流涕地说道:“臣年纪大了,退朝以后,唯有斋居念佛聊以度日。至于续弦一事,感谢陛下关心,但实在对不起,臣现在没这个心思。”(颎流涕谢曰:“臣今已老,退朝之后,唯斋居读佛经而已。虽陛下垂哀之深,至于纳室,非臣所愿。”)

杨坚看高颍不乐意,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过了一段时间,高颎的爱妾生了一个男孩。皇上听到消息后非常高兴,皇后却非常不悦(至是,颎爱妾产男,上闻之极欢,后甚不悦)。

皇上觉得奇怪,就问皇后原因。

皇后答道:“上次皇上想为高颎续弦时,他不是说终日在斋居念佛吗?既然斋居念佛,又怎会生下儿子?我看,他是因为喜欢小妾,当面对皇上撒了谎。您还能相信他吗?”(后曰:“陛下当复信高颎邪?始陛下欲为颎娶,颎心存爱妾,面欺陛下。今其诈已见,陛下安得信之!”)

“哎呀,可不是嘛!皇后不说,我差点忘了!”皇上立即由喜转怒。

杨坚虽然雄才大略,但却有两个明显缺点:一是偏信夫人之言,二是生性多疑猜忌。皇后的高论,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上由是疏颎)。

又有一次,志在四方的隋文帝准备###高丽国。高颎认为时机不成熟而力谏不可。但皇上不仅没听从,还命他作为元帅长史,辅佐汉王杨谅(杨坚第五子)出征。

7、废黜高颎(2)

这次安排跟上次伐陈时如出一辙,三军名义的主帅是杨谅,但实际发号施令的却是高颎(上以汉王年少,专委军于颎)。

很遗憾,由于天气恶劣和疫病流行,大军最终无功而返。更糟糕的是,高颎因为心怀至公,办事不避嫌,对杨谅的很多建议都没有采纳(大概高颎觉得杨谅的观点比较幼稚),把这位名义上的主帅搞的很恼火(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谅所言多不用,甚衔之)。

回来后,杨谅便对独孤皇后哭诉道:“孩儿差点就被高颎杀了。”(及还,谅泣言于后曰:“儿幸免高颎所杀。”)

皇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即加油添醋对皇上道:“高颎本来就不想去,只是迫于皇上压力,才勉强为之。他心中有情绪,自然不能成功。你看看,你儿子已经被他整得颠三倒四了。”(后言于上曰:“颎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固知其无功矣。”)

皇上勃然大怒,终于有了废掉高颎的意思。

而接下来的王世积事件则为皇上提供了借口。

王世积是朝廷另一重臣,时任凉州总管,官拜上柱国。当时,王世积一个旧下属因为有罪,想到王世积处避难,但未被接纳。于是,该下属便向皇上揭发,说王世积讲过几句想谋反的话。

杨坚立即把王世积抓了起来,进行审讯。在严刑拷打之下,王世积又招供,说高颎曾经告诉过他一些皇宫内的密闻(宫廷黄色笑话?)。如此一来,不光王世积被诛杀,高颎也因此被免职了。

以上过程见于正史记载。

但此事若深究起来,疑点不少:

其一、皇上怎么会因为一个有罪之人的一面之辞(明显是空口无凭),就轻易诛杀朝廷重臣呢?

其二、王世积有什么必要要把高颎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