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部分 (第1/4页)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孙权身躯笔直,背负双手,衣袍在微风之中猎猎作响,他一双琥珀晶莹的眸子凝视着远处夕阳光芒折射出来的景象。

庞统和徐庶两人静静的站在他身后,这时候都不说话,他们有些想不明的是,年纪轻轻的孙权,为什么面对夕阳有如此的感慨?

不过不妨碍他们心中对孙权的希冀。

如今整个荆州战役已经到了最后的收网的时候,赤壁一战,孙权积累下来无边的威望,一战征服了吴国的军方。

如今赤壁之战已经传回的吴国,足够让吴国上下振奋不已,一扫大王之死带来的阴霾。

开疆辟土。把这个整个荆州都打下来,这对吴国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足够告诉所有人,吴国,即使大王死了。也跨不了。

现在的孙权,已经是吴国人心中的最理想的继承人,相对于孙策不断摇摇落坠的名声,孙权如今可谓是如日中天。

他只要挥兵返回,绝对一呼百应。

“我们是该回去了!”孙权出声道。

只要武陵和南郡的战役落幕之后,荆州事便可安定下来,接下来的就该班师回朝了,金陵这一盘残局也该收拾了。

“君侯,需要江东日报造势吗?”

徐庶试探性的问道。

他的意思是问。东侯一脉是不是可以全面出手争夺王位了?

东侯一脉在朝堂民间都有着巨大的力量,如今不过只是防守而已,他们都在等,等孙权的一个态度。

之前孙权为了赤壁一战,为了替父报仇,只字不谈这方面的事情,如今他需要给出一个态度。

孙权一直以来对于吴王的位置是态度不明,让他麾下的几个心腹谋士都十分的忧心。

不过有些决定。必须要孙权亲自来下。

他们是谋士,思谋略。提建议,执行命令,却不能替他做决定。

如果孙权心中始终不愿意,他们也无法强行把孙权扶上位,最多离他而去而已,毕竟江东孙仲谋可不是一个傀儡。任由他们操控,他若不想坐上去,他们几个加起来也不够他玩。

庞统和徐庶他们两人跟着孙权的日子也不断了,特别是徐庶,从初平元年见到孙权之后。他的命运就发生的剧变。

其实他们两个都明白孙权如今的心态,孙权缺少也许,却在责任和情谊徘徊,他的性格不算是忧犹寡断,在某方面来说,孙仲谋的杀伐果断即使孙坚和孙策都比不上。

只不过孙权在这件事情上,一时间转不过弯了。

孙坚在世的时候,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会登位,一直尽心尽力的想要把孙策扶上位,若非孙坚因孙策而战死,这事情不会走到这一个地步。

“你们说,孙伯符为什么不趁机登上王位啊?”

孙权突然出声问道:“孙翊在他眼中不过是一个小丑,我虽然把赵子龙请回金陵镇压,但是孙策有兵马在手,谁也拦不住他,他是大王子,登天大宝,理所当然,可他为什么就不登上王位呢?”

“也许他只是想面对面的击败君侯!”

庞统想了想,回答了一句:“孙伯符的骄傲,不允许他趁机上位,在他看来,让若然是这样登位了,就是怕了与君侯相争,他要正面击败君侯,他要名正言顺的告诉登上吴王之位,告诉吴国天下人,他才是吴国的独一无二霸王,不需要任何人对他谦让!”

“太骄傲的人成不了大事,一个放不下自己骄傲的人,他根不配领导吴国千万百姓的生活!”

孙权面容释然,沉默半响,终于下了决定,琥珀晶莹的眸子露出了决绝的眼神,嘴角勾勒起一丝刚毅的笑容,平静的道:“我能做的已经做的,我无愧于他,既然他想要战,我就给他一个机会,你们动手吧!”

他压制着这群人太久了,是该让他们绽放自己了。

“诺!”

庞统和徐庶两人闻言,目光微微一动,有一抹喜色。

态度决定一切。

他们有了孙权的态度,才能放手去做事情,才能调动东侯府所以的资源,从民间道朝堂,为孙权的登位是造出大势来。

“李涅这老阴人算计的不少事情吧,徐庶,你去告诉他,少做点杀孽!”孙权平静的道:“改朝换代需要流血,但是我希望金陵城的血流的越少越好,明白吗?”

“是!”

徐庶点点头,然后问道:“君侯,孙策在金陵城估计掌控不少兵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