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大姑依然一笑:“唷,当官不打送礼的!我说这一番话可都是为老爷您着想啊!你倒要先抓我!嘿,我一个半老婆子,值得老爷这么动真格么?再说抓了我又有什么用?他们这些江湖上的朋友,今天在浏河,明儿个说不准就到了大都了,来无影,去无踪的。别说你,就是我也找不着他们啊!”

师爷轻轻地拉拉官员的袖子,他知道大姑话背后的意思,看来该适可而止。那官儿也会意了,做作地咳了一声:“那好吧!我给你个面子。只是让你那些朋友,别跟我俩为难。”

“为难?这哪会呢!再说,老爷人都放了,谁还跟谁过不去呀!”大姑爽朗地笑着。

第二天,苏里哈就放出来了。

望江楼上,大姑等为被释的苏里哈接风。对众人的不辞相救,苏里哈非常感谢。大姑指着沈万三说起他和晓云对他的帮助,接着说:“你和他说起的那桩海外大生意,可不要给人家黄了呀!”

苏里哈看着沈万三,接着又愣愣地看着晓云,俯身拜谢:“谢沈老爷义重如山、这位小姐恩重如山。”

没见过这种场面的晓云不习惯地转过身,接着含羞地低下了头。

苏里哈给沈万三敬上一杯酒:“沈老爷,上次我们说起的事,我们过后再详谈,来,先喝下这杯酒,不知意下如何?”

沈万三站起举杯,一口喝干。海上龙见状,也举着杯子站起:“沈老爷豪爽若此,大姑,沈老爷此番出海,如需要我海上龙出力,我万死不辞!”

大姑高兴地对沈万三说:“沈家兄弟,你听听他这绰号,可是海上龙呢,有他出力,此番你定会成功!”

沈万三兴奋地举起杯子:“在下在这里谢了!”

酒席还未散,众人正在猜拳行令,沈万三拉着苏里哈走到了屏风后面,两人说了起来。同是商人的缘故,说起话来,总是离不开一个“商”字了。

“我此番来中国,主要是想贩些丝绸瓷器等物回南洋,因朝廷海禁甚严,不让放行海上,我在这里也无法一天天地等下去,所以准备收了些账款后回南洋。”

听说他要回南洋,沈万三情切地说:“那,你我做些海外的大生意,这事如何办呢?”

“我看苏州这地方,客帮林立,……鲜帮、京庄、山东、河南、山西、湖南、太谷、西安、温台州帮、长江帮等,不下十余帮。各地货物于此集中,苏州手工业、丝绸等,又由此向外集散。这真是个极好的市场。再者,苏州这地方,东至于海,北至于江,在宋代时,这些沿江沿海之地就是出海的海道。如果将这里聚集的中国特产运抵海外,再将海外的珠宝、象牙、犀角、香料、药材等运抵中国,这个利,嘿,那可不能用一般的生意来衡量了。”从南洋来的苏里哈,难免是从外人的视点来看苏州这地方的经商价值。沈万三听了既感到新奇,又感到可行。

“是啊,所以那天你提到这个想法,可真让我兴奋不已啊!我看我们不妨约定,今后由我沈万三在中国收购茶叶丝绸瓷器等物,运抵南洋,再由你在南洋以收购的海外特产交付。如何?”

苏里哈高兴地拉住沈万三的手:“如此甚好!只是出海的事倒有劳兄长了,小弟内心不安!”

“哪里!我这样也可以将两面生意做足呢!”沈万三说着,大笑起来。

苏里哈看着沈万三,委婉地:“听说兄长家中已有两位妻子,这几次在饭桌上,兄长身旁的那位晓云姑娘为救我,和兄长一起,倾囊相助,唉,我苏里哈内心甚是感激!”说着,他看着沈万三:“不知晓云姑娘是你的什么人?”

因在家与晓云并未举行婚礼,出来后又未摆宴,沈万三不便说晓云是他的小妾,此时见苏里哈问起,不由得打哈哈地应酬:“嗬嗬,晓云她是我夫人陪嫁时带来的一个丫环。”

“哦!”苏里哈惊异地说着,令沈万三没想到的是,这位南洋巨子竟爱上了那俏丽可人的晓云。这接风的宴席刚散,苏里哈就托大姑做媒了。

航行南海还有些日子。这日,沈万三在船上无聊,就和晓云一起到江边看潮头雪卷的景色。回来时,他们又顺道到浏河镇上看看。

浏河镇上的茶馆内,生意很清淡。沈万三和晓云喝着茶时,那个提着茶壶的茶博士指了指对面的一家店铺说,客官可别小看那家店,这店至今有七八十年了呢!沈万三看了看那店,并无甚特殊之处,可心里却在算着,七八十年,哦,宋代时就开了。茶博士坐了下来,和他们聊起这店的故事。

前代的事了,有一个商人在我们浏河镇上经商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