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 (第1/4页)

髡胖�螅�阌筛�乃氖�迕�镀保�范ㄒ晃凰�亲盥�獾闹詈睢F笔�疃嗾呓�玫酱��耒簦 �

孙思邈话音一落,众诸侯都不禁窃窃私语起来,虽然之前王世充就已经宣布了规则,但他们总还有些将信将疑,但如今从孙思邈口中说出来,就可说是铁板钉钉了。如今所虑的,便是由谁先开始讲述了。

按理说,先回答的人要吃一些亏。因为后来回答的人,会根据先前讲述者,在发表演说之后,众的反应上,确定自己应该讲哪些,不能讲哪些。以投其所好。

但诸侯们仔细一思,却发现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治国理论都大同小异,不外呼便是减赋税,不滥用民力,不乱发动战争之类的。如果有人先说了,自己再跟着说同样的国策,岂不是让们以为是拾人牙慧?反倒不妙。

因此,在经过一番思量之后,李通便抢先问道:“药王,不知这回答问题是如何一个先后顺序?总不可能大家一起答吧?”

孙思邈显然早已料到有人会如此发问,他轻抚了一下自己颌下长须,然后不慌不忙道:“如今到场的诸侯共有八位,即李渊、宇明、萧铣、杜伏威、李通、沈法兴、李轨和梁师都。而老夫提出的问题也是八个。每位诸侯都有一次抢先发言的机会,也有一次最后发言的机会。所以李使君可以放心,老夫对每位诸侯都是公平的。”

李通点了点头,然后便坐下了。他深知自己不可能在争霸天下之战中胜出。故已经在着手选择投靠一位可能胜出的诸侯。现在他已经在和李渊派的使者接洽,如果不出大的意外,洛阳大会后,他便将宣布投降李渊了。

这次争夺传国玉玺的论战,他认为自己虽然不可能胜出,但却想以此证明自己的政务能力,好为将来投靠李渊后,谋个好职位。

孙思邈这时微微一笑道:“如果大家没有什么疑问,那这次纵论治国之策的论战便开始了!我们都知道,在隋朝以前,是实行的公九卿制,丞相为官之。而隋帝杨坚,却是废了丞相,将官制改为了省六部制。尚书令虽然是官阶最高的官职,却是有名无实,没有实权。第一个问题便是:如果您取得了天下,那将会采取何种官制?”

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众诸侯都是一阵沉默,他们没想到第一个问题竟然便如此刁钻。之前他们准备的大多都是叙述自己将如何勤政爱民的言语,根本没有想到孙思邈会提出这样深刻的问题。一时之间众诸侯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孙思邈目光扫视了一圈,然后便望着李通道:“李使君,这第一个问题便由您先来回答吧。”

李通听闻之后,不禁张口结舌,他只是对自己如何爱护姓,惩处贪官作了一些准备。关于朝廷体制的问题,他哪回答得上来。

“这个……尊敬的药王,李某在这方面没多少研究,还是请另外几位诸侯回答吧。”李通知道,自己如果胡搅蛮缠说一通,恐怕别人的映象会更差,还不如干脆不发表意见。

孙思邈眼中露出一丝失望之色,随即便望向杜伏威道:“不知杜王爷可有看法?”

杜伏威亦是挠了挠头道:“俺只对带兵打仗有研究,这朝廷官制方面,只有回去和几位军师商量之后,才能作定夺……”

而沈法兴、李轨、梁师都等人也都和杜伏威的回答大同小异。直到孙思邈问到了萧铣,这位荆襄之主方才正色道:“回药王,萧某以为,还是公九卿的官制较好。隋帝杨坚创立省六部制,目的是想巩固皇权,避免南北朝时期,掌握实权的大臣频繁篡位。于是便将官之的丞相一职废除,虽然客观上起到了避免大臣专权的情况发生。但结果却是君权无人制约,皇帝可以随心所欲行事。如果皇帝如隋帝杨坚那样,是个明君还好……”

“可如果是杨广那样的暴君,便是天下姓的灾难。而且实行省六部制,只是避免了外戚和大臣专权,却无法避免地方官员和农民起来造反。而自隋炀帝征高丽以来,王薄、翟让、杨玄感、李密、窦建德等纷纷起兵造反。最后看似强大的大隋一样被推翻。所以,萧某认为,还是应该实行公九卿制才对!”

萧铣的话音一落,当即便有不少诸侯赞同。因为隋朝实行省六部制后,仅二世便亡,这让许多诸侯都认为,这项官制并不合适宜。尤其是萧铣出身江南士族,南方人对于属于北方人的关陇门阀,制定的省六部制,一直便有排斥心理。

不过,同属关陇门阀的李渊,却是显然听不下去了。因为这省六部制可非杨坚一人推行的,而是当时整个关陇门阀都参予了制定。

当然,关陇门阀当年会一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