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 (第1/4页)

,这是第十七艘以“雷光”命名的战舰。在雷凌族,每一位皇帝登基之后,都会用当时最先进的军事技术为自己打造一艘旗舰。万罗战皇也不例外。这艘战舰就是在他登基成为雷凌族的皇帝之后建造的,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并且参与了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在此之后,万罗战皇还对这艘战舰做了改造,使其始终是雷凌族,甚至是银河系联盟最强的战舰。

必须承认,“雷光”号是一艘十分强大的战舰,战力绝对不在“神母”号之下。

在一千多年前,这艘战舰就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那场“万王之战”中。万罗战皇就是凭借“雷光”号的强大战力,顶住了来自硅魅联盟战皇的攻击,为最终取胜创造了机会。此后,由万罗战皇、天圣皇与上一代织星族女皇统帅的银河系联盟大军向北阿尔法星系腹地推进。因为没有能够跟“雷光”号、“神母”号等超级战舰匹敌的战舰,硅魅联盟战皇才意识到,继续打下去的话不但无法取得胜利,还会遭受更惨重的损失,才不得不跟银河系联盟签署停战条约。

虽然没有参与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但是星魂女皇非常清楚“雷光”号的战力。

严格说来,“雷光”号是一艘极为注重防御的战舰。也符合雷凌族的特长,攻击力反到不是很强。

至少在千年前的那场战争中,“雷光”号一直充当旗舰,以强大的防御能力抵挡住了硅魅舰队的轮番攻击,从而让“神母”号等以攻击性能见长的战舰能够集中力量,对硅魅舰队发动全力一击。

其实。这正是局面僵持不下的关键原因之一。

现在,采取守势的是织星族舰队,而占据攻击位置的是雷凌族舰队。问题是,织星族舰队更擅长进攻,而雷凌族舰队更擅长防守。如果战场态势调转。战斗早就打响了,根本不会形成僵持局面。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即织星族舰队捷足先登,率先进驻哥恩星系。

虽然雷凌族舰队很快就赶了过来,但是利用这点时间差,织星族军团控制了整个哥恩星系,还完成了基础建设。虽然军团很难在太空战中发挥作用,但是依靠星系里的星球,织星族军团可以部署大量太空战机,从而在防御战斗中支持舰队,分担一些作战任务,让舰队能够集中到某一个方向上。

说得简单一点,战斗打响之后,织星族舰队里的所有战舰都能集中火力攻击雷凌族舰队里的战舰,特别是主力舰。至于防守,特别是侧翼与后方,完全可以让已经进驻哥恩星系的军团负责。因为有军团的支持与协助,所以织星族舰队不擅长防御的问题得到了弥补,同时能够把攻击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相反,雷凌族舰队却没有掌握地利,也就无法让随行的军团投入战斗。更要命的是,雷凌族舰队本来就不太擅长进攻。如果无法一举击溃已经严阵以待的织星族舰队,后果难以设想。

可以说,就算雷凌族舰队拥有兵力上的优势,也难以发挥作用。

真要打起来,就算织星族舰队占不到便宜,也未必会落于下风。

星魂女皇很清楚,只要万罗战皇有所顾虑就不会贸然发动进攻。当然,这样的僵持局面也不会一直维持下去。

只不过,是打是撤,并不由星魂女皇决定。

对于目前这种情况,星魂女皇也有点疑惑。

雷凌族舰队到达之后,即不进攻、又不撤退,万罗战皇到底想干什么?

其实,雷凌族舰队来晚了一步。如果早几天到达,也就是在织星族舰队跟库图姆统帅的硅魅舰队交战的时候到达,绝不会出现现在这种局面。遭到两支强大舰队夹击,就算星魂女皇亲自披挂上阵也不可能扭转乾坤。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织星族舰队没有全军覆没就是万幸的了。

问题是,雷凌族舰队没有在那个时候出现。

也许,这跟万罗战皇过于自信有关,也有可能跟万罗战皇与库图姆的秘密协议有关。总而言之,雷凌族舰队来晚了一步。在织星族舰队击溃了库图姆的硅魅舰队,并且控制了整个哥恩信息之后才赶到。

雷凌族舰队在这个时候才赶过来,还有什么意义?

显然,雷凌族舰队没有提前赶到,即没有跟硅魅舰队联手对付织星族舰队,肯定与万罗战皇的顾虑有关,即万罗战皇不想在这个时候跟织星族翻脸,不想因为这场战斗让银河系联盟分崩离析,只是想借硅魅舰队对付织星族,让织星族舰队与军团无法及时到达北四区,从而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问题是,硅魅舰队已经战败了,库图姆也逃走了,万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