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1/4页)

就在方陵写药方的时候,一个账房模样的男子从里间走了出来,递过厚厚的账簿道:“管事大人,这是这个月的收入记录。”

孙管事拿过来翻了一番,眉头一皱道:“怎么收入这么少?这个月的拍卖会卖出去的东西可是有不少,贵重的东西也比上个月多。”

帐房无奈地说道:“孙大人,贵重的东西的确不少,不过都没有卖到多高的价格呢。”

“怎么可能?该不会是你记错了吧。”孙管事不由得瞪了他一眼。

帐房连忙摆摆手道:“大人,我哪敢记错?而且每一件拍卖品的价格,您都可以找郭兴来问清楚。”

方陵此时正在写药方,但是目光却朝着账簿上瞄了一眼,把上面写的东西尽收眼底,也怪不得孙启说东西卖的价格低,确实各种物资的拍卖价远远低于市场价,有的甚至连五成都不到。

孙启重重哼了一声,把账簿狠狠的砸在桌子上,呵斥道:“都是些没用的东西!你可知道多少人瞧着我这个位置的,若是收入再这样减下去,我这个位置坐不稳,你们也休想有好果子吃!”

老郭显然是见惯了孙启训人的场面,站在一边不说话,帐房则是吓得一哆嗦,叫苦连天的道:“大人别动怒,这种事情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也很奇怪,为什么明明贵重的东西,最后拍出的价格却不够高,而且每次的拍卖会买家也很多呀。”

孙启懊恼的哼了一声道:“真是见了鬼了,天天开这拍卖会竟然生意越做越差!”

方陵细细的琢磨了一下,却是心头一动,在一边问道:“孙大人,这拍卖会天天都开吗?”

孙启虽然正发着火,但是还是点点头答道:“这是当然,只要在开场前,有卖家拿货来,便可以立刻拍卖。”

方陵问道:“这么说,事先买家并不知道当晚要拍卖的东西是什么了?”

孙启说道:“这样才更有神秘感嘛。”

方陵又问道:“那每天的拍卖量也就不一样了?”

孙启见他问得这么多,有点不耐烦的道:“当然,有时候多的十来样,少的也就四、五样吧。”

方陵却是一笑道:“那我知道利润不高的原因出在哪里了。”

“在哪里?”孙启连忙追问道。

方陵说道:“其实问题就出在这个神秘感上,来这里的买家都是腰缠万贯的人,不过,其爱好却不一定相同,有人想买金银珍宝,有人想要宝刀宝甲,有人想要绝世武功秘籍,所以这神秘感虽然让人好奇,但是却又容易让人犯迷糊。比如,某个买家想买美玉,但是连着进了几场拍卖会,每次还要交上10两银子的入场费,但是都没有美玉上台。当他失望而走的时候,第二天的拍卖会却恰好又有美玉上台。然而那买家失望之后,可能就没兴趣再来了。”

孙启一摸下巴道:“听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有点问题。”

方陵便笑道:“所以我倒有一个建议,可以让拍卖场的收入大大的提高。”

孙启大感兴趣的道:“你说来听听。”

只听方陵说道:“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拍卖的物品公开化,就比如我现在手里这株人参,明确公布出去今晚有人参,那么肯定有大量需要它的人来竞拍,大家的目的明确,那么出的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了,而且瞄准它来,甚至于我们还可以把起扑价都公布出去,让大家心里有数,把钱都带足。”

孙启顿时一拍掌道:“这主意真不错。”

老郭和帐房也听得连连点头,在一边附和着。

方陵又笑道:“不止如此,我觉得每天拍卖也不是一个好主意,如果改变一下会更好。”

“你继续说。”孙启连忙追问道。

方陵说道:“为了达到最大的利润,那就要吸引更多的人来竞拍,那么就要对物品进行最大的宣传。这样子,周围城市的商人也会闻风而来,比如这株人参,我们先宣传个两三天,然后再拍卖价格则会更高。在这期间,每一天都会有商人闻讯而来。”

“高明!”孙启一拍大腿,不由得跷起大拇指赞道,“公子年纪轻轻,这经商之道还真是颇有见解啊,就按你说的这么做!”

第七卷

第一章 入庙拜佛

此时,方陵也将药方开好,他将盒子里的百年人参拿了出来,说道:“这株两百多年的人参用来入药是最好不过的了,就当是我送给孙大人的见面礼。”

“这……怎么好意思呢?”孙启不由有些迟疑道。

方陵微微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